第二届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验交流暨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大召开

9月19日至21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甘肃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当代教育与文化》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验交流暨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召开。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马利邦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天津大学、兰州大学等41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新疆阿克苏地区、甘肃省甘南州、临夏州的12所中小学教师代表共140余人参加。

开幕式上,马利邦在致辞中对各位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近年来,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民族教育政策等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期望通过本次学术研讨会,能继续探索学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助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次研讨会设置专家代表交流、主题报告、分论坛研讨等环节。

在专家代表交流环节,兰州大学李静教授阐释了本次学术研讨会对于助力民族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在主题报告环节,中国人民大学陈立鹏教授、兰州大学李静教授、西南大学张学敏教授、青海师范大学李晓华教授、西南大学吴晓蓉教授、《中国民族教育》杂志社赵小雅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袁梅教授、西南大学蒋立松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海路教授、青海民族大学陈振宁教授分别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重点研究的十大问题”“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逻辑”“育时代新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学探析”“基于教科书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探索——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为例”“无形有感:学科叙事赋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时代背景及现实路径”“民族院校教师‘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叙事逻辑及思政引领力研究”“以实验方法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项目式学习赋能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涵、价值与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学阐释:理论意涵、机制导向与实践理路”为题作报告,分享了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策略。

在分论坛研讨环节上,28位学者围绕“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培育、教育逻辑、时代创新、系统构建”等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文/张善鑫 图/苗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