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与实践影响:区域发展中的中国政治学”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大召开
5月17日,由中国政治学会主办、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协办的“知识创新与实践影响:区域发展中的中国政治学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全进,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制度研究室主任韩旭,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张师伟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以及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近120余人参加。
王全进代表学校欢迎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并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西北师范大学事业发展的各兄弟院校和有关单位表示感谢。他表示,本次研讨会对深入思考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政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聚焦政治学基本理论、西北边疆和基层治理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我国政治学学科建设增添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韩旭表示,政治学作为诸多新兴学科的“母学科”,为跨领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构建中国政治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必须坚持“面向实践、基于实践、回到实践”的原则,既要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又要敏锐回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更离不开学术共同体的有力支撑,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能通过此次研讨会,积极吸纳多学科养分,在思想碰撞与学术对话中不断推动知识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与社会进步。
张师伟表示,政治学研究需紧密结合区域发展实践,深入挖掘西北地区等特定区域的独特议题,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各位专家学者能将知识创新根植于地方实践,从而更有效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强大的学科力量和支撑。
会上,张师伟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廖冲绪教授,清华大学政治学系长聘副教授谈火生,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文成教授,陕西省政治学会副会长、西安交通大学刘占虎教授,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陈小鼎教授,陕西省政治学会秘书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丽珍教授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韩旭教授,甘肃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瑞萍教授,延安大学贺永泰教授,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曹亚斌教授分别以《人大制度视域下的央地关系问题》《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社会认知的三重内涵》《中国式现代化的省域实践及理论贡献》《全球化浪潮中民族国家的转型及现代化新特质》为主题作了报告。
本次研讨会围绕“知识创新与实践影响:区域发展中的中国政治学”主题,不仅为政治学学科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更为推动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