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海峡两岸先秦两汉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大召开
9月23日,由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省先秦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九届海峡两岸先秦两汉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大召开。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玉泉,河北大学副校长过常宝教授,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王欣慧教授,西北师范大学赵逵夫教授出席。来自台湾辅仁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兰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60余人,以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会议。
刘玉泉介绍了“百廿师大,世纪中文”的历史传统与甘肃省先秦文化研究中心所取得的成就。过常宝指出,先秦两汉文学不仅是中国文学的源头,还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近年来学界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材料,在先秦两汉文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王欣慧追溯了北京师范大学、台湾辅仁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之间的渊源,回顾了“海峡两岸先秦两汉学术研讨会”的历史。赵逵夫表示,先秦文学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通过学术交流来增强海峡两岸学者的“中华一体”意识。
开幕式后举行了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互派师生交流”签约仪式。
西北师范大学赵逵夫教授、四川师范大学熊良智教授、郑州大学刘志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台湾辅仁大学王欣慧教授、西北师范大学马世年教授、武汉大学葛刚岩副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刘勤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编审赵培、台湾师范大学锺宗宪教授、西北师范大学董芬芬教授、兰州大学杨玲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周玉秀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延娟芹教授、西北师范大学赵茂林教授就“博物君子”子产、秦人的兴起、“李广难封”等先秦两汉历史文化现象,《诗》《书》《春秋》《楚辞》等传世典籍以及北大秦简、马王堆帛书等出土文献问题分别作主旨发言。
据悉,“海峡两岸先秦两汉学术研讨会”由台湾辅仁大学提议发起,这一会议与启发大学生吟唱古典诗词的“古韵新妍”、开拓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两岸六校研究生国学高峰会议”,共同构筑起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
(编辑/熊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