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40周年纪念暨人文地理学创新发展论坛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
7月28日,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联合承办的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40周年纪念暨人文地理学创新发展论坛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全国人文地理学者等学界同仁广泛关注,线上线下参会人数达400人次。
开幕式上,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国友研究员,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张明军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毛汉英研究员先后致辞。张国友回顾概括了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从设立以来各个发展阶段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问题,当下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还应考虑避免与相关专业委员会同质化的问题。张明军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参加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西北师范大学地理学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毛汉英认为,当前,中国人文地理学正呈现一片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展望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正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机遇。中国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方创琳研究员做了题为“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40年回顾与人文地理学发展展望”的报告,何书金研究员做了题为“《地理学报》对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影响分析”的报告。
论坛特邀报告环节中,江苏师范大学沈正平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刘云刚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罗静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陆玉麒教授、长沙学院刘沛林教授、西南大学杨庆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宋金平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李九全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申玉铭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马海涛副研究员、广州大学朱竑教授分别做了题为“40年守正出新,再出发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南海问题的政治地理研究”“乡村公共服务布局理论与统筹政策研究进展”“欧亚大陆的‘胡焕庸线’探究”“聚落景观基因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学科知识外溢”“立地西南,根植乡村,服务社会:西南大学人文地理学发展历程与展望”“职住空间关系演化过程与展望”“《人文地理》与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我国服务业地理学的发展与创新”“城市群创新空间研究的进展与展望”“超越人类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大会特邀报告。线上线下与会专家学者就人文地理学发展等相关议题进行研讨,陆大道院士表示,当前人文地理学还面临许多重大任务,人文地理学者要紧扣国家战略,积极开展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