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华文化‘一带一路’传播”国际研讨会在敦煌召开

   616日至19日,“新时代中华文化‘一带一路’传播国际研讨会”在甘肃敦煌召开。来自法国、俄罗斯、日本、埃及、韩国、塞尔维亚等12个国家和全国4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党委副书记宋永波,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田澍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甘肃省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处、省教育厅国际处负责人参加会议。

   宋永波指出,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中文学习需求,促进民心相通,近期围绕构建规范标准体系、完善多元办学体系、优化资源支撑体系、打造知名品牌体系与构建学术组织体系等方面,全力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希望西北师范大学继续发挥“一带一路”区位优势和办学特点,积极践行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倡议,大力拓展中外交流合作,为推动中国语言文化走出去做出更大贡献。


   

   田澍指出,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要重视传播中华文化,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彰显西北师范大学“向西为主、聚焦中亚、特色发展”的国际学生培养理念,期待各位专家深入交流、分享智慧、凝聚共识,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建言献策,持续推动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期间,北京外国语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教授作了题为《文化语法:国际教育与国际传播的历史性合流》的主旨报告;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范红教授作了题为《文化符号体系建构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报告;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Hassan Ragab教授以《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以埃及为例》为题作报告;山东大学语言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宁继鸣教授作了题为《人才培养与课程设计:从新文科建设看新时代的语言教育和教学》的报告;厦门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耿虎教授作了题为《简论“一带一路”视域下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的报告;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李宝贵教授以《国际中文教育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逻辑关联与互动机制》为题作报告;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金晓蕾(Docent)博士作了题为《新时代中国图书在塞尔维亚的译介》的报告;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徐兆寿教授作了题为《以丝绸之路为方法——中华文明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报告。

   分论坛围绕“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国际传播研究”“新形势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效能与体系建设研究”“语言学视域下的文化传播研究”“丝绸之路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交融以及敦煌学研究”五个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