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母校

    2000年秋天,一个细雨飘飞的日子,我走进了师大校园。其后的七年,我在这座黄河岸边的大学里,静下心,认真学习并成长。总是有这样深刻的感觉,当我置身师大校园,我是一名渴求知识和真理的青年,而眼前展开的是一幅从未有过的旖旎景象,那是向往已久的知识殿堂,汇集着学识渊博、学养深厚的教授、学者,有着浩如烟海的丰富藏书,还有开满丁香花的美丽校园。我徜徉其中,不知疲倦,汲取着无尽的知识,感受着大学精神和理念的陶冶,并得以转换自己的精神气质,从而慢慢学会抛弃生命的拘谨和慌张,抛弃成长中那些不成熟的状态,力争做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人。

    是的,这就是我的母校,百年师大所给予我的无私馈赠。而这也正是我最重要的财富。当我离开校园,在新的环境中开始新的工作、生活,是母校给予我的一切,让我能够从容面对那些具体而复杂的境遇。我时常会默默感谢我的母校和老师,也更加想念学习生活了七年的母校。曾经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2000年至2002年,我曾在文学院学习生活,时任院长正是以研究古代文学、古典文献而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赵逵夫老先生,他在我们的入学教育上提出了“五个一”的要求,即一手好文章、一笔好字、一口普通话、一副好口才、一副好仪表。的确,对于师范专业的本科生而言,这应该是最切实的基本素养了。文学院有着太多令我崇敬的老师,带领我们领悟新诗艺术的彭金山教授,对学生关怀备至的刘洁教授,还有课堂讲授引人入胜的邵宁宁教授……永远都激励着我不断学习,不曾间断。



    2002年至2004年,我转入政法学院学习,专业为管理学。于我而言,这是一门崭新的学科。是敬爱的陈晓龙老师、张文礼老师、张润君老师等,让我有机会领略了这一学科的魅力。那是一段充实的岁月,学校、学院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学习条件,甚至有请来自美国的Kelly Tait辅导我们口语。对母校而言,2002年也是不平常的一年,筚路蓝缕,共启山林,经过一个世纪艰苦卓绝的创业,终于迎来了百年华诞。全校上下无不为母校的百年华诞欢呼喝彩,无不为母校取得的巨大成就而骄傲自豪。当时,作为校学生会干部的我,有幸参与了母校百年华诞的庆祝活动,并获得先进个人称号,这是一份特殊的荣誉。随后,母校迎接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为全省高校树立了榜样,也赢得了荣誉。每每想起这些,总是为母校的每一步发展感到由衷的自豪。

    2004年,我被学院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其后的三年,我得以师从陈晓龙教授继续在这熟悉的校园学习。高山景行润物无声,导师及导师组尊敬的李朝东教授、范鹏教授、王翠英教授、李育红教授渊博的学识和崇高的人格,促使我效法老师读书做人,终身不敢懈怠。

    如今,离开眷念的母校已多年有余,但我时刻感觉和母校在一起,不论身处何方,我都关心着母校的一切。母校的网站,是几乎每天都要访问的。网页越来越美观,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通过网站,可以了解到母校的最新情况,熟悉的老师的近况,熟悉的校园发生的变化,还有举办的学术或者校园文化活动。百廿师大,踏上了新的发展的快车道。离开校园的我们,衷心祝愿母校不断取得新的辉煌。

    是的,多年以后,当我离开母校,我依然心怀感念,回忆着母校的老师,还有那里的一草一木。木铎金声,总在我脑海回响,那正是我位于母亲河边的母校,我永远珍藏的记忆!


     侯志峰 我校政法学院2007届伦理学硕士研究生)


(编辑/周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