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的“垒球校园”

    垒球——一项思维性、智力性、趣味性极强的体育运动项目,对西北师院师生来说并不陌生,也不应该陌生。它从30年代以来一直延续到90年代,是西北师大一项优良的传统体育运动。它对宣传师大、鼓舞师生勤奋好学、开拓前进、自强不息、活跃文化生活、增强体质,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1939年西安临时大学建立,后来迁陕南城固改称西北联合大学,当时的工学院、师范学院体育系在距城固县39公里的古路坝。利用当时天主教堂旧址,体育系师生在有限的校址上修建了一块运动场地,其中就包括垒球场。后来西北联大解体,西北师院独立设置。董守义、王耀东、刘月林、李鹤鼎等一大批著名学者留在了体育系,可以说他们是西北地区垒球运动的开拓者和倡导者。

    当时困难当头,物资匮乏,办学条件极为艰苦。开展体育运动缺少经费,设备简陋,器材极度缺乏。为了普及垒球运动,董守义先生亲自找到当地鞋匠张文林,照棒球样品缝制了垒球。陕南盛产青冈木,就用来削制成球棒,用玉米秆制成垒垫。没有手套,师生就赤手空拳去练习传接球动作。在众位导师的身体力行和精心培养下,垒球活动迅速普及起来。在迁往城固的各高校,文治、博望等中学和小学,垒球已成为“必修课”。

    在距师院教场坝一里多的师院附中,垒球运动尤为昌盛活跃。不超过200米跑道的操场,东南角、西北角各设一块垒球场地,每逢比赛季节,中间还得增加一块,平时高、初中班几乎每班都有男、女球队。课间十分钟休息,同学们总要抓紧时间,从衣袋里掏出小球传接一阵。因为课外比赛太多,如要进行垒球比赛就得一大早在墙上张贴赛事海报。赛场上的教练、裁判均从学生中产生,裁判用语都是英语“Strike(好球)、Ball(坏球)、Out(出局)”,把课堂英语口语发音与赛场用语紧密结合起来,一举二得,相得益彰。

    在当时的城固县城,不少院校文化生活极其乏味单调,除去由众院校师生自己排演的剧目、歌唱外,在教场坝(师院操场)的垒球比赛就成了师院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尤其是各院校老教授们组成的联队,每逢节假日,经常邀请体育系或其他系、附中联队、小狼队、雁行队等举行表演。活动涉及附近汉中市、洋县,国立七中也派队前来参加。当时城洋地区各院校赛事甚为频繁,县城的父老乡亲也乘兴前去观战、助兴,场上啦啦之声不绝于耳,形成一片热火朝天的欢乐海洋。

    一朝开花,十里飘香。在城固高校毕业的学生陆续走向工作单位,中学毕业后高考到四川、西安、天水、兰州等地的学生,也将垒球这项活动传带到其他省、市、县、区。1944年,西北师院迁兰建校,体育系依然将垒球作为必修课开设,当时又有何以龙、陈荣泽、张开运等教师增加了实力,培养了年轻助教方德长、于策信等。而在体育系毕业的罗邦瑜、银崇范等也在兰州女中、一中、甘院附中、志果中学工作,农校、市一初中以及一些小学校也建垒球场地,开设课程,举办课外竞赛等活动。这样,星星之火又在兰州及附近县区靖远、临洮等地燃烧起来。

    1947年,旧中国七届全运会在上海召开,甘肃派出了田径、篮球、女子垒球队参赛。田径、篮球队成绩欠佳,惟有垒球列在广东、上海、南京之后,这可能是有史以来甘肃能组队参加与沿海城市同一赛场并驾齐驱的一桩赛事。地处偏远黄土地区的甘肃兰州,不少运动项目难以同全国其他城市相比,而惟有垒球“一枝独秀”。在同年举行的甘肃省第一届运动会上,临洮队爆出了冷门,队员鲁冬英一棒大胜实力较组的兰州队(以女中为主),从而出现了甘肃垒球史上“麻面将,一棒定天下”(注:麻面将,该队员身强力壮,面部天花所致有麻迹)的趣事。

    建国以来,人们提及垒球,就自然而然联想到兰州、西北师院。1950年西北军区四军驻在临洮,一军驻扎在西宁,为组队参加军区运动会,他们特邀请西北师院体育系董守义、袁敦礼、杨杏田老师带领十多名二三年级学生前往协办。运动会上从组织编排到指导裁判工作统统以西北师院师生为主。项目包括田径、体操、篮、排、足、垒、棒球等。赛后获得部队首长的高度评价和重情感谢。此后,师院与部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加强了联系,军区运动由西北师院体育系师生参与开展工作,产生了军区篮球、排球、足球、垒棒球队,为后来兰州军区开展体育运动,参加全军重大赛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0年,董守义先生在体育系师生再三邀请下,又再次回到兰州,任教西北师院。记得在一次垒球课上,做滑垒示范动作,当时董老虽已年近花甲,但他依然侧身卧倒在满是沙石的场地上,一丝不苟地精心授课,在这种精神鼓舞下,师院垒球之声一直名扬全省。1953年西北区举办球类比赛,男垒队以西北师院为主去征战。1956年全国首次垒球表演赛在北京举行,兰州派出了由西北师院及校友组成的垒球队参加。后来全国14个城市中学生垒球赛在沈阳举行,以西北师院附中为主的兰州队也前去参加。

    建国十周年,全国第一届运动会隆重召开,21个省市参加垒球四个赛区的比赛。西安赛区上,陕西、甘肃队获得进京决赛队,使不少外省市垒球界感到惊讶。在此后(二届未列项)三届、四届直到现在全运会上都有甘肃队参加。近三十年来的全国重大赛事,从国内到国外的迎访出访比赛,从成年、青年、少年到儿童,甘肃兰州垒球队的美名远扬。近年来,国内一些新建队,如广东队、解放军队等也吸纳了不少甘肃队队员补充。多年来,西北师院为全国培养了不少优秀教练员、国家级裁判员,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表彰奖励。

    1960年后,垒棒事业在全国形成一个马鞍形。当时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国内不少体育活动处于低潮,垒棒球也不例外,运动队解散,器材流失,球棒成了武斗的工具。地处大西北的西北师院也在劫难逃,没有专业书刊、课程停开等现象令人惨痛。直到1978年在西安举行全国11个城市垒棒球竞赛,垒球才又开始了它的第二次生命。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招生,西北师院教学工作逐步走向正轨,体育学科在国家教委的组织下,重新修订教学计划,编写专业教材。垒球项目惟独由东北师大何以龙(原我校体育系教师)和西北师大体育系教授承担,这样垒球在我校又重见天日。建立垒球场、重新启用数量有限的垒球器材,又添置了新的手套、球棒,虽然课时不多,学生学习时感到比较陌生,但因地因人的教学方法使众多学子感到兴趣盎然,不少学子立下毕业出去也能在所在院校组队参赛的信念。果不出所料,几年来,在兰化、兰炼子弟学校、兰州十八中、十中等学校每年都组队参加省市比赛,也有出省,甚至到日本进行出访比赛,就连安宁十里店二小的儿棒也有两位农村孩子走出国门,难道这能不归功于西北师大——这个垒棒球的发祥地吗?

    50年代以来,就在西北师大这块场地,不仅体育系学生开设专业垒球课,其他系学生也纷纷要求参加垒球活动。为此,学校相续开设了垒球选修课,但因为人数多,只能适当限制三五个班组。当时的垒球器材严重不足,多是向省市体育局及球队、熟识同行、队员索要收集,在广大师生的期盼下,终于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垒球邀请赛。男女队、混合队和少数民族队那种敢于拼搏,决不示弱的精神,连50年代不情愿上体育课(怕影响弹琴、画描)的音乐、美术专业学生也恳求组队参赛,甚至达到争夺冠军的水平。每届比赛都有开幕式,闭幕颁奖,还邀请省市县区垒球能手来校进行,表演辅导,全校成百学生也参与助兴,啦啦之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师大校园,真不愧为“垒球校园”!


(编辑/王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