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

    今天的甘肃两当县,是一座风景宜人的山水小城,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老一辈革命家,留下过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陈红军,当兵的梦想始终贯穿着他的整个少年时代。2005年,陈红军考入了西北师范大学,虽然年龄在同年级的学生中偏小,个头却是最高。2009年,陈红军大学毕业,原本已经通过了公安特警的招录考试,可听说要征兵,又临时变了卦。

    无论是陈红军的同窗、好友,还是陈红军的老师,都一致认为他是一个青涩内敛的大男孩,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拍集体照时,永远站在最后一排的陈红军,到了严寒彻骨的喀喇昆仑边防一线,毫无畏惧地冲锋在前。

    2020年6月的中印边境,印军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公然越线挑衅,士兵们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展开殊死搏斗,陈红军带着官兵,冲进“石头雨”“棍棒阵”营救团长,在祖国边疆,用热血和信念筑起了巍峨的界碑!

    “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这是陈红军所在营,不成文的“规定”,让战士们至今难忘的是一次执行任务时,陈红军带着官兵巡逻,可宿营地却是遍地碎石。

    “那天晚上没有地方睡,只能以天为被,以地为床,营长把所有骨干、党员全部集合起来,让义务兵还有一些身体不舒服的官兵睡到运输车厢里面,陈营长就带着干部骨干,头顶着星星,在外面和衣而睡。”(——陈红军战友)

    “营长有一件大衣,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个义务兵感冒了,发高烧,陈营长就把大衣给他,送他下山了。作为一个领导,能这样照顾身边的人,我感觉他就是一个好的领导。”(——陈红军战友)

    平时同甘共苦,战时生死与共,边防斗争中,各级指挥员与官兵同住“地窝子”,同爬执勤点,同吃大锅菜,同战深夜哨,平时在一线,战时带头冲锋,凝聚起以命相托的生死情谊和团结战斗的强大力量。

    “陈营长看到战士们手皴裂的时候,就把自己口袋里的护手霜掏出来,给兄弟们手上抹一抹。嘴唇干裂发紫的时候,也先督促大家把唇膏抹上、把高原药吃上。就连平时过河的时候,都是自己先下去先蹚,试水的深度。”(——陈红军战友)

    “营长始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有时候训练回来晚了,他会先去各个连转一圈,看大家都吃饱之后,他再回来吃饭,每次都是这样,晚上休息了,他的灯也永远都是最后一个熄的。”(——陈红军战友)

    提起部队,有多少壮志豪情;谈到家人,就有多少亏欠内疚。陈红军的朋友圈中,写着三个字:真想家。

    戍守高原的军人,不是不顾家,而是每当走上边防一线,身后就是整个国家;不是不会爱,只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爱。今天,在这个平静的家庭中,卧室传来的婴儿啼哭声,增添了几分热闹,可是在陈红军牺牲时,这个襁褓中的婴儿,还有四个月才出生。

    202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纪念日,也是陈红军儿子的出生日,妻子肖嵌文的爷爷正是志愿军老战士,她相信这是血脉的传承。

    在海拔5200米雪域高原驻训的新疆军区某合成师,组织官兵来到了全军海拔最高的康西瓦烈士陵园,进行默哀。在高原军人之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生在喀喇昆仑为祖国站岗,死在康西瓦为人民放哨”。

    “你们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也一定会继承老先辈的传统,寸土不让,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一步生,我们一定把祖国的边疆守护好。”(——高原军人)

    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平凡而伟大的他们,是中国戍边军人的一个缩影。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被很多官兵自发写在了头盔里、衣服上,刻印在青春的胸膛里,而他们从远处传来的坚定声音,也将被永远铭记。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致敬“卫国戍边英雄”,这永不褪色的界碑!


(文/传媒学院2021级广播电视专业硕士兰琛 指导老师/马成鸣 编辑/李雷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