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大“五大举措”提升辅导员队伍建设
近年来,西北师范大学紧紧围绕国家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各项部署要求,不断创新机制体制,加强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学习培训、管理考核等系列举措,推进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打造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
做好顶层设计,确保队伍建设的稳定性
西北师范大学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将其纳入党政管理干部选留培养总体规划。
自2017年以来,学校多措并举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每年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面向社会招聘优秀硕士毕业生进入辅导员队伍,3年来共选留60人;以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保留入学资格的方式,每年选拔40名优秀本科毕业生专职从事辅导员工作;并以“三助一辅”的方式,聘任选拔一批优秀研究生从事兼职辅导员工作;此外,聘用一批管理经验丰富的处级干部专职从事辅导员工作。同时,按照国家要求配齐了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打造了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学生工作力量。
突显党建引领,加强队伍建设的政治性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西北师大不断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专门成立了学生社区党工委。作为基层党委学生党建工作的延伸和补充。
在此基础上,学生社区党工委在学生公寓成立了80个学生功能性党支部,党支部书记由专职辅导员和部分优秀教师党员担任。通过“学院党委—学生社区党工委—楼宇党支部—楼层党小组”构建成网格化组织体系,实现了党组织社区全覆盖。
借助网格化体系,学校在学生社区全面实施“党员争先锋、岗位见行动”,开展“党性修养提升、岗位实践历练、社区文化营造、党员示范引领、优秀事迹宣传”等教育实践活动,把党建工作融入学生社区各类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之中,推动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载体和新途径,构建了高校党建工作新机制,探索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
同时,学校还充分发挥辅导员“辅”和“导”的作用,遴选60余名优秀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加强学生问题研究和实际问题解决,让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强化学习培训,提升队伍建设的专业性
如何进一步提升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性?
西北师大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国内专家、优秀辅导员、辅导员年度人物等来校授课,并深入开展了辅导员入职培训、校内集中培训、校外分散培训、赴国内知名大学专题培训、远程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系列培训工作。
近三年的时间里,西北师大先后组织辅导员参加国家级培训40人次、省级培训84人次,校级培训106人次。组织120余名专职辅导员赴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参加职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此外,学校还积极选送优秀辅导员参加教育部、甘肃省组织的辅导员骨干专题培训,依托全国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TTT高校生涯规划教学培训等引入优质社会资源,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认证培训。
同时,学校通过积极组织辅导员参加西部地区、甘肃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定期举办“辅导员沙龙”“辅导员论坛”“学生工作研讨会”等形式,为辅导员构筑开放性、专业性的交流平台,在交流研讨中探索问题、研究工作、共享成果。
通过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学业辅导、疫情宣导等方面的专题学习和研讨交流,使广大辅导员在工作上思路更清晰、职责更明确、定位更准确,工作更有力。
严格管理考核,突出队伍建设的针对性
严格辅导员年度考核,将辅导员日常工作考核、年终述职考核和学院评价、同行评价、职能部门评价、学生满意度测评相结合,进行综合测评打分,是西北师大突出辅导员队伍建设针对性的有力举措。
为了充分发挥辅导员育人功能,学校按照学生工作效能考核办法和辅导员工作考核细则,进一步强化了对辅导员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突发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9项工作职责的考核,以考促建,以考促改,以考促进,全面提升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针对性。
同时,每两年开展一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辅导员评选表彰,树立工作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近三年来,辅导员先后获得国家级各类奖励9项,省级奖励49项,校级奖励86项,广大辅导员逐渐成长为学校管理队伍中的佼佼者。
搭建发展平台,提升队伍建设的长效性
为了确保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提升队伍建设的长效性,西北师大制定出台了《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细则》《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的要求与职责、配备与聘任、发展与培养、管理与考核,设置了专职辅导员职称评定等级,实现了辅导职称评定的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评审。
学校还依托学生工作发展研究中心,设立了专项经费支持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通过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申报、思政工作典型案例征集、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申报、辅导员论文征集等,加大辅导员学术研究力度,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专家化水平。同时,充分发挥辅导员紧密联系学生的工作优势,遴选优秀辅导员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军事理论课、安全教育微课、形式与政策课、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鼓励辅导员针对当前学生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科学研究。近三年来,学校辅导员共获得教育部资助课题1项,省级、校级课题27项,发表学术论文23篇。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结合时代特征、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围绕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开展实践探索、学术研究、交流探讨、成果应用等,形成专业性、实效性强的工作模式或成果,学校积极探索实施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计划,已培育学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6个,获批建立甘肃省辅导员名师工作室1个。通过发挥辅导员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整体提升辅导员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努力打造专家型辅导员骨干,培育一批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辅导员团队,使之成为展示辅导员风采的窗口、创新育人理念方法的平台和孵化思政工作专家的摇篮,不断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提供理论支撑、智力支持和实践方案。
(编辑/黄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