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姌:为全面复工复产凝聚强大精神支持

    社会心理是特定社会情境中社会成员情感、思维和行为的集中反映,它是一定时期社会运行基本状态的心理折射。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触发了民众的风险感知系统。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面对外部世界时,人们的感知觉系统是第一道关口。风险感知是人们对特定风险的基本特征和风险的严重性做出的主观判断,是测量公众心理恐慌的重要指标。“主观判断”在个体风险感知中承担了重要角色,是个体感知风险的心理依据。这种判断来源于个体直觉和感受的综合体验,它深受特定情境、教育程度、社会认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体对人们主观判断的影响也不可小觑。虽然我们可以说这种主观判断的形式缺乏科学性与客观性,但是在面对风险时,人们对风险的感知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自发过程,就是依靠直觉、感受、经验等作出的。在风险发生时,人们总会有意或无意地调动自身的感知系统,但由于对特定风险的认知不足,其风险感知与风险本身所产生的影响之间总是存在某种概率上的偏差。这次疫情,在短时间内肆虐全国,社会大众对疫情本身了解的欠缺和相关专业知识的不足,以及当时部分缺乏科学依据的网络谣言的散布等,都极大地影响着民众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的感知与体验。由于风险感知具有“主观判断”的显著特征,这种判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体安全感的形成。一般而言,安全感被划分为个人、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等基本维度,不同维度上的安全感代表了个人对所在环境中某个领域的需求,例如个人安全感是对健康、食物、家庭、生产活动、生活环境的安全需求;政治安全感更多是对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感受;社会安全感则强调对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感受。疫情发生后,防疫物资暂时短缺的状况,因疫情防控需要而导致的社会经济活动和人员流动的停滞,西方媒体借疫情对我国政治制度的恶意丑化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使社会公众感到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与不可控性,大众还要面对不断上升的患病人数和死亡病例等负面信息,这些因素在疫情初期都使公众的不安全感不断加剧。因此,不时存在一些负面情绪在所难免。对这些社会心理现象发生机制的科学认知,有助于高效地开展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更好地促进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工作。

    从目前疫情防控的形势来看,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民众负面情绪的阴霾逐渐散去,积极健康、理性平和的状态成为现阶段民众在面对疫情时所展现出的基本心态。任何社会心理现象的呈现其实都是一面镜子。短时期内民众社会心理的变化深层次地反映了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彰显,抢占疫情防控的宝贵时间,凝聚起强大的社会力量,筑起了坚强的人民抗疫防线,使新冠肺炎疫情对人民生命安全的威胁降到最低,最大化地保障了人民的生存权。同时,疫情的有效控制也最大化地促进了人们安全感的建立,看似是一场人们社会心理的变化,实则考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面对重大事件时所展现出的强大的制度力量和社会动员能力。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西时提出要做好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工作,对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民众的社会心理回归常态时,习近平总书记对下一步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为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心理的和谐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实践载体。当疫情防控工作已经进入常态化时,民众的社会心理就会从原有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关注转变为对经济社会有序运行的期盼上。因此,这一时期经济社会生活的有序恢复和良好运行将会促进民众社会心理的和谐发展。

    德国社会学家贝克指出,现代性的最大特征是风险社会。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社会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人类面对不确定性的风险也在急剧增加。在风险面前,没有一个国家、一个人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在不确定性的风险日益成为社会运行中的“常态”时,不同国家在面对风险时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治理方式。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卓越成效,彰显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勇气和信心,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全面复工复产、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凝聚起了强大的制度自信和精神支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字数:1771 时间:2020年5月26日

原文链接:为全面复工复产凝聚强大精神支持

(编辑/王世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