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礼 李连军:努力构建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社会科学

    20165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深刻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号召。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和其后发表的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的几次重要讲话,领会其精神实质,加快构建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光荣而重大的使命。 

    第一,构建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社会科学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需要。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历程,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面临着许多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仍然需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仍然需要在推进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这就要求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反映和回应这一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早日实现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智力支撑和理论引领。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程是一个极具自身特性的过程。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人民的日益觉醒,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而在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又进行了改革开放,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展现出了光明的前景。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对于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复兴历程,任何现成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都难以提供完全的理论解释,也很难为其提供理论指导,需要加快构建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社会科学。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过程实际上也是中国人民主体精神的觉醒过程。而中国人民主体精神的觉醒过程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强大的精神引领和智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培根铸魂作用,实际上就是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在人民主体精神觉醒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对中华民族而言,我们有人类历史上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有“五四”以来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形成的革命文化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积淀,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基因,要实现中国人民主体精神的进一步觉醒,不能完全凭借外来文化资源,只能通过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来实现。

    第二,当代中国独具特色的现代化进程为构建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深厚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近代民族发展、国家强盛必须经由现代化来实现。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实践历程来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我们是在五千多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中实现现代化的,并没有经由“全盘西化”;我们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实现现代化的,并没有搞新自由主义奉为圭臬的私有化和“休克疗法”;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现代化的,并没有走西方式的政党轮替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发展道路;我们是在一穷二白的人口大国快速实现现代化的,创造了世界现代化史的奇迹。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中国智慧。这样的现代化历程和民族复兴伟大实践,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民族没有经历过的,它为构建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深厚的土壤。构建与发展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就必须善于从这一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善于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创造,不断推进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的实践过程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光辉的范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我们党总是善于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勇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中国实践,又能够及时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认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新的实践,依此循环往复,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无不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新时代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是新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为构建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三,构建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多管齐下”。

    构建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社会科学也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既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哲学社会科学来裁剪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也不能固守前人的研究结论而故步自封。要构建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多管齐下”。一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深入研究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从实践中发现新知,创造新理论、新学说。在当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二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不同的研究立场、研究导向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研究结论。因而,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聚焦人民的实践创造,把学问写在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三是必须坚持融通三种资源。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就必须把握好三种资源,即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时间:2019年5月16日 字数:2881字

原文链接:努力构建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社会科学

(编辑/何添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