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季芳 华信辉:西迁精神与西北师范大学

    摘 要:诞生于1902年的西北师范大学,历经抗战时期的辗转迁徙,最终扎根在丝路重镇兰州。在广袤的西北大地上自强不息,并勇担时代使命,做至诚报国的奋斗者、西北社会教育的拓荒者、植根西北的辛勤建设者、优质师范教育再向西推进一千多公里的先行者。新时代,西北师范大学将继续传承和弘扬先辈们的西迁精神,服务西北,胸怀全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关键词:西北师范大学;西迁精神;服务西北

    伟大精神引领伟大新时代,精神也是大学的根基和血脉,西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西北师大)作为一所把根紧紧扎在西北广袤大地上的师范高校,一代代西北师大人用勤劳苦干、自强不息的毅力,让祖国西北部的这朵教育之花顽强绽放,并在时代变迁中不忘初心,践行国家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勇做建设西北的中流砥柱。

       至诚报国的奋斗者

    伴随着抗战烽火,从燕山脚下辗转来到黄河之滨的西北师大师生深深地体会到国破家亡的滋味。面对破碎的山河,西北师大人把心系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强烈情怀化作坚实的爱国行动。

    西北师大西迁兰州,不仅使其免遭战火蹂躏,保存了民族文化根基,而且也使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向西推进了一千多公里,这种举动本身就是一次爱国行动。迁入兰州后,忧国忧民的西北师大人时刻关注着战局进展,“报纸栏下经常站着不少男女同学,手执地图,眼看报纸,或默读或讨论,情绪至为紧张”,“食堂里、野地里、树荫下都成为讨论时事的场所”。读书不忘救国,西北师大到处洋溢着爱国热情。因此,当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发起“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时,西北师大师生积极响应,报国之心不减前方将士。

    西北师大文书曹成贵率先给征集委员会主任李蒸上《请缨书》,内容慷慨激昂,令人振奋:“窃成贵心存杀敌,志切报国,久有从军之志…… ,特此首先报名,期与敌人拼命于战场,为民族争光荣,幸而不死,凯旋归来,再效力于钧座,恳祈准予报名,以全此志是感!”更让人感动的是,张云波教授也积极响应从军,其因超过从军上限35岁的年龄,最终没有得到批准,但其请缨杀敌的壮志值得敬佩。截至1944年底,西北师大从军学生达133人,为甘肃各高校之冠,超出预配额的三倍。就整个甘肃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而言,按照国民政府的预定,甘肃征集名额为1,000人~3,000人,但后来争相报名者甚多,以致报名数额达到15,000余名,经体检合格者6,000余名,远远超过原有的配额。这种青年从军热潮的出现,西北师大人起了重要的带头作用。

    1949年春,甘肃省政府企图通过发行300万银元的“建设公债”,筹措内战经费。当消息传出后,舆论哗然。西北师大学生率先行动,一些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开始酝酿采取公开的反抗行动。1949年3月29日晨,西北师大东操场上集合了500多人的游行队伍,大家举着横幅向城内进发。一路上高喊“甘肃人民站起来,反对剥削政策”“打倒剥削人民的贪官”等口号。后与兰州大学等其他大中专学校的学生汇合,形成了上千人的游行队伍。游行活动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他们为学生准备了茶水、纸张、笔墨和粉笔。游行队伍行进到省政府广场时,派代表向省政府递交《抗议书》和《我们的要求》,限24小时内答复,并开展散发传单、发表演讲、书写标语、高呼口号等示威活动,呼吁各界共同起来斗争,运动达到高潮。同年3月31日,甘肃省政府接受停止发行建设公债的要求。

    “三·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取得胜利,鼓舞了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信心。临洮、靖远、张掖、武威、民勤等地相继爆发了“抗粮、抗丁、抗捐”的反压迫斗争。青海的王亚森等人组织了反对马家军阀的斗争,当时青海民众用“花儿”形式唱道:“兰州的学生们反了,老百姓跟上(者)来了;不当壮丁不纳粮,三百万公债(哈)免了。”后来,西北师大在文科楼前竖立了“三·二九”学生运动纪念碑。

    1950年冬,当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在全国兴起之后,时任校长李化方教授毫不犹豫地带头送子参军,他以实际行动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参军热潮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郑文教授退休后仍住在旧房子里,没有把工资用来购买新房子,而是用来出书,先后出版了十几部著作。他说:“有人说我老糊涂了,其实我很清楚。有些教授一退休就不写东西了,这是很浪费的。但是我要写,我是人民养大的,我愿意将我的毕生献给我的国家。”匡扶教授,一位多年对党的热爱不改初衷的老知识分子,几经挫折,入党的意志却更加坚决,终于在75岁高龄的时候,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在他80岁生日的时候,向党组织交上1,000元党费,当他轻抚着党组织颁发给他的“荣誉证书”时,这位老人泪光盈盈地说:“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时候啊!”

       西北社会教育的拓荒者

    在西北民众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制约着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局的情况下,西北师大利用自身的优势承担唤起民众,努力推行社会教育的任务,成为西北社会教育的拓荒者。

    西北师大的社会教育于1941年1月在城固和兰州拉开帷幕。社会教育的活动内容主要有抗日宣传、政治动员、补习教育、合作训练、甲长训练、扫除文盲、卫生宣传、开设诊疗所、破除迷信、提倡新生活、开办游艺室、开设民众代笔处和设立妇女识字班等。西北师大在城固期间,社会教育活动主要在邯留乡开展,截至1941年7月,历时半年,成绩突出。扫除文盲社教组共招收学生208人;保甲长训练共训练甲长28人;合作训练共培训合作社社员和职员255人;民众问事处咨询兵役法规、合作组织办法、军粮摊派及国家时事者共200余人,民众代表处给200余乡民写信、写呈文及写对联;简易诊疗所共诊治秃疮、疥疮、普通破伤等250余人;游艺室供青年学生、农民及合作社社员来打乒乓球、下象棋、奏各种乐器等共500余人;阅览室借书者共计380余人、乡民体育场有1,000余人来打秋千。

    迁到兰州办学后,社会教育地点选在孔家崖和十里店。1943年的社会教育活动,办补习班三种,其中儿童班共7班,250余人;妇女班2班,50余人;成人班100余人。1944年8月,举办儿童、中学、妇女和成人四种补习班,其中,十里店共招收160名学员,孔家崖共招收学员250余人。孔家崖社教工作队还创办民众周报,开设民众阅览处,使民众明了一些基本的政治知识,知道人民和国家的关系。同时,社教工作队注意创新工作形式,邀请甘肃省科学教育馆来十里店放映幻灯,吸引大量观众。

    一系列社会教育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受益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成绩斐然。国民政府教育部两次来电嘉奖,当时,《甘肃民国日报》及中央通讯社都曾报道过西北师院开展社教工作的消息,称赞他们是西北教育的拓荒者,普及文化的传播人。

       植根西北的辛勤建设者

    西北师大西迁兰州,肩负“吾道西行”的使命,心系祖国,开拓创业,成为开发大西北的先行者,给西北带来新气象。

    抗战时期,西北国防地位陡增,西北更以其中华民族发祥地的地位成为振奋民族精神的一剂良药。有识之士都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热土,畅谈开发西北的重要性。鉴此,校长李蒸殷切希望毕业生能参与到西北建设的大业中来。他说:“开发西北为抗战建国之第一急务,开发工作首赖教育,诸君毕业之后,当以西北为服务领域,下定决心,争先恐后,同在西北工作,以符政府分区设立师范学院之本意,一以奉行中央开发西北国策,切不可仍蹈故常,竞赴通都大邑,求交通之便利,图个人之安逸,而忘国家民族之大计。”据统计,从1938年到1946年,西北师大共毕业学生1,316人,他们大部分投身于西北建设,成为建设西北的生力军。

    为了建设西北,李蒸认为西北各省要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最重要者为人才之培植与延揽。由教育建设途径以培养人才自为根本之图,但短时期内难望有大量成就,所以设法招致各地人才来西北工作,实为当务之急”。当时,聘请人才困难重重,但是李蒸却以自己的真情实意和人格魅力聘请了国内一批名流莅院,如黎锦熙、袁敦礼、张舜琴、谌亚达、王凤岗、赵进义、刘拓、郭毓彬、李建勋、齐国梁、王非曼等。这些知名学者的到来,不仅为学校发展增添了动力,而且也为建设西北提供了智力支持。

    西北师大还肩负着陕、甘、宁、青、新、豫、绥七省的现任教师进修,中等教育和小学教育改进等方面的任务。李蒸对此高度重视,把其当做西北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教育事业的促进,可分质与量两方面,质的方面首先须注意师资训练,中小学师资的专业训练,应为西北文化建设之根本”。为此,西北师大先后成立了中等教育辅导委员会、中等学校教育进修班和地方教育辅导委员会等机构,积极为地方教育事业贡献才智、成效甚彰。

    西北师大人还密切关注西北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开展西北地区史地研究和实地调查工作,以期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为建设西北服务。例如:邹豹君的《甘肃走廊的重要性》《由地理和地缘方面论兰州市将来的发展》《兰州的出海路线》《甘肃走廊在西北建设中的重要性及其自然景观》和《甘肃走廊的经济建设和移民问题》;李化方的《我们这一次的社会调查》《陇南一隅的佃农》《河西的高利贷—高利贷是怎样压在农民的头上》和《我所见的甘肃农村》等文章。

    此外,西北师大在发掘和传承西北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黎锦熙主持修成的《城固县志》,何士骥的《西北考古纪略》《中国文化起源于西北》,殷祖英的《西北资源问题基本的认识》《论西北文化国防问题》等,都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优质师范教育再向西推进一千多公里的先行者

    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给西北地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广阔舞台,作为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师范学府,西北师大义不容辞地发挥自己辐射和带动西北教育的作用。

    西北师大是西北教师教育的摇篮,西北师大人更是自觉肩负时代使命,继续秉承前辈们的“西迁精神”,把优质的师范教育源源不断地再向西推进了一千多公里。2008年,西北师大为响应国家支援新疆建设的号召,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签署校地合作协议,开展实习支教工作,支援新疆基础教育。从当年秋季学期开始,学校每年都会派出两批优秀师范生到阿克苏地区支教,西北师大是第一家到新疆基层地区实习支教的内地大学,也是持续支教时间最长的学校。截至2019年4月,学校共派出22个支教团,共计4,339名学生赴新疆支教。十余年来,西北师大莘莘学子用我所能,播撒教育的种子,用爱和辛勤付出,化作雨露滋润着这片大地,让教育的种子在南疆大地生根发芽,时刻彰显着西北师大致力于西北地区教育事业的历史使命。

    支教学生的热情投入,开启了边疆孩子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西北师大实习支教学生的到来,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对大学的向往,极大地鼓舞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温宿县第二中学校长朵柱说。通过支教,不仅改善了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而且有利于推动“民族团结一家亲”。来自西藏的支教学生阿旺次仁在支教的第一堂课上这样说:“56个民族‘一家亲’,在这里我可以深入了解新疆多民族文化知识,做民族大团结、大繁荣的践行者。”因为支教,他们爱上这里。西北师大学生马万有于2016年春季参加过新疆支教,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签了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二中学,而这里已有15名老师毕业于西北师大。2015年,陈楠支教结束离开时,“孩子们舍不得我,我也很舍不得孩子”,这份牵挂和眷恋,使她毕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再赴新疆”。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9年期间,西北师大共有3,000多名毕业生在新疆自治区就业,其中有实习支教经历的学生占了三分之一。

    新疆支教十余载,西北师大学子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出了贡献也赢得了口碑。“在当地学校,实习支教学生大多承担着多个年级多门课的教学和教辅工作。他们的到来,有效缓解了阿克苏地区普通话教师严重不足的压力,他们用扎实的专业素养、崭新的精神风貌、饱满的教学热情、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得到了当地师生的高度赞誉。”阿克苏地区教育局副局长高仕毅如是说。久久为功,西北师大新疆支教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学校并未止步,未来的道路将更为艰巨。西北师大党委书记张俊宗说:“全心全意为国家的基础教育、民族教育服务是西北师范大学的历史使命。在阿克苏地区实习支教已经十年了,双方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打造支教工作的‘升级版’,携手阿克苏一起渡过国语师资短缺的难关,不断推动阿克苏地区国语教学工作的发展进步,让未来阿克苏城市文化中融入更多的师大元素,也让今后西北师大发展中融入更多的阿克苏元素,共同为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和‘民族团结一家亲’大局作出应有的贡献。”

       结语

    从古都走来,在西北勃发,西北师大历经风雨而依然欣欣向荣。作为西北地区最早的师范大学,西北师大已经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成就。进入新时代,西北师大将一如既往地扎根西北,秉承“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的校训和“爱国进步、诚信质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铸就新时代的新辉煌。

原文链接:西迁精神与西北师范大学

(编辑/常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