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吹响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集结号——西北师范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3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作出了深刻阐述。西北师范大学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当,不断推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3月20日,西北师范大学组织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与会师生一致表示,要积极行动起来,担负起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担当,争做新时代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使命担当
王宗礼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对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因此,我们认真学习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必须深刻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担当与历史使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渠道。对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党来讲,要使国家长治久安,执政党长期执政,就必须培养起一代又一代的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符合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时代新人。我们进行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培养的人就必须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在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中,思想道德品质应该是第一位的。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最重要的是“德”。中国古人早就说过:“人无德不立。”只有有德,人才能立起来。德,不仅仅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它是大德、公德和私德的统一。大德,必须要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价值观、爱国情怀、报国之行;公德,是在社会公共领域应当具有的道德规范,私德则是修身养性层面的道德。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为他们一生的成长奠定科学思想的基础课程。我们必须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自觉担负起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时代新人的神圣使命。
马克思主义学院担当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面向全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本身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勇于担负历史使命,按照“六要”的要求不断提升自己。一是政治立场要正确。仅仅把大学定位为传授知识的地方,就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没有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精神,就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二是价值立场要站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就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今天,这个立场就是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为人民上好思政课。三是理论水平要提高。要努力提升理论水平、专业素养,从理论上论证和说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要实现知识性、政治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四是思政课要创新。要在坚持“八个统一”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这对于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和即将走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的后备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都需要进一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以实际行动加以贯彻落实。
(作者系西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争做新时代的合格思政课教师
何继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的标准,精心讲好每一堂思政课,争做新时代的合格思政课教师。
第一,政治要强,这是对思政课教师在信仰层面的要求。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懂政治的教师讲政治,要善于从政治的高度看问题,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保持政治清醒。为此,思政课教师必须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一种强烈的政治信念,是对某种政治思想、政治人物的真诚敬仰与真心维护,政治信仰是心灵的产物,是无悔的选择、不懈的奋斗与持久的坚守。因为政治信仰既是思政课教师的力量之源,又是思政课教师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思政课教师的高度和行为。
第二,情怀要深,这是对思政课教师在责任层面的要求。要让有情怀的人说情怀,有梦想的教师去说梦想,始终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讲清楚一个简单的道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从来都不是抽象的,最终一定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一个家庭的梦想才有最坚实的依靠。
第三,思维要新,这是对思政课教师在方法层面的要求。要让有思维的人教思维,让思维科学的教师训练思维。思政课教师必须学会并运用科学思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了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等。这些科学思维方式具有内在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增强教学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广大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的有力思想武器。
第四,视野要广,这是对思政课教师在素养层面的要求。让有视野的人开阔视野,让视野开阔的教师拓展视野。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思政课教师必须站在人类社会发展变革的高度和历史的高度旗帜鲜明地告诉学生,一个政党只有与广大人民同甘苦共命运,自觉地把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当作自身的历史使命,才能真正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戴,从而在错综复杂的世界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自律要严,这是对思政课教师在道德层面的要求。要让有自律意识的教师登上讲台,要让严于自律的教师为人师表。思政课教师必须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如果没有思政课教师的自律,一切关于教师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就都将成为虚设,而不能变成实际存在的师德。
第六,人格要正,这是对思政课教师在行为层面的要求。要让有人格的人塑造人格,让人格高尚的教师言传身教。思政课教师有了堂堂正正的人格,才有吸引力,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全党上下同心同向,社会各方面协调一致,目标任务明确,体制机制顺畅,广大思政课教师潜心教书育人,高校思政课一定会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的好课。
(作者系西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王树亮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殷切期望,对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深邃思考,对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的高瞻远瞩。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统一”作为根本遵循,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属性,建立在具有严密逻辑的学理基础之上。高校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必须旗帜鲜明地把政治性摆在第一位,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和政治站位,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用学术的璀璨魅力打动学生,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绽放学术的光芒。
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用悠久丰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成果,滋养先进的价值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立“德”就要立“大德”。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授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之业,更要传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道。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构建大学生知识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放飞青春梦。
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在辩证的比较之中找到螺旋式上升的科学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在对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的批判中,开创富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在历史的比较和现实的批判中,建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在对人才培养规律的辩证把握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路径。
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把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新时代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要贯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更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科学理论培养人、塑造人。同时必须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扎根中国大地,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把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相融通,把深邃科学的理论与具体生动的实践相结合,让理论的魅力在实践中得以彰显,让实践的硕果不断证明理论的先进。
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严格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和教学进程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同时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在多样、多变和多元的剧烈变动中,把握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多样性。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样性的落实过程中,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统一性,把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多样教学目标,统一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功能,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勇担政治责任、把握政治方向、明确政治目标、坚定政治立场,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权。同时要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之中。
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因其特殊的政治使命,决定了灌输性教学方式的必要性。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既要坚守灌输性教学的方式,更要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在教与学、灌与启的双向互动中,使严肃认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呈现出鲜活生动的新气象,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期待。
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思政课程是落实显性教育的主渠道,课程思政是发挥隐性教育的重要平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无缝隙对接,实现全课程育人。思政知识传授是显性教育,思想政治道德培育是隐性教育,知识传授要与思想培育相融合,实现全程育人。
(作者系西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不忘初心勤学习 志存高远育新人
周建翔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而且充分反映出党和人民对青年一代成长成材的殷切期望。身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我在倍受鼓舞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在当下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好学习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我们的公共课,更是我们的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成为我们的一技之长,更要作为我们的坚定选择。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我们必须要意志坚定、勤思敏学,通过刻苦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功底和学术素养,在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上下功夫。不但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知识水平,更要时刻注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以后走上教育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将来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好教育者。立德树人责任重大,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将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承担起使命的同时,要坚持守正创新。首先,必须对标“六个要”的具体要求,牢固树立“八个统一”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要做到以情感人、以事明理,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其次,要回归课堂、热爱课堂、珍惜课堂、敬畏课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及时丰富教学手段,及时创新教学方式。要遵循规律,改进方法,借助课外实践、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提高教学实效。再次,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自觉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通过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把生涩的原理转变为生动的道理,回答学生的思想困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作为将来的思政课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扎实的功底赢得学生,用创新的方法塑造学生。认真研读讲话精神,更加坚定了我成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的决心和信念。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年一代既是追梦人,也是圆梦人。作为青年,尤其是作为青年的马克思主义者,更应该不忘初心、志存高远,坚持党的领导,主动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现在,要树立远大理想,保持真挚情怀,开拓理论视野,努力塑造自己;将来,更要情系学生成长、做好良师益友,真正在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作者系西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
高校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
金建萍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思政课的重大意义,表达了对办好、讲好、学好思政课的高度重视、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必须从政治站位、时代需要、价值立场和职责使命的角度深刻理解学校思政课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渠道。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教育教学要求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及其实践要求,坚持不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尤其是在面对国内外各类风险滋生、各种思潮兴起交织的时候,思想的统一尤为重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传播意识形态话语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的重要任务。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的鲜明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青年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整个过程中,主渠道作用尤为凸显。
思政课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总保障。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个重大问题上,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地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办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就是为新时代青年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保驾领航,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思政课是彰显四个服务的风向标。我国高校是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实质就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思政课扎根中国大地,事关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就是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用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心聚气、培根固本,彰显高校坚持四个服务的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
思政课是引领青年发展的规划图。“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为青年健康成长发展提供人生规划图,要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同频共振,个人的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韵律中。要教会理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拥有宽广的视野、高远的志向。要传播积极的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要讲明讲清讲透道理,引导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扬起前进的风帆。用思想政治理论滋养青年成长的历程,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青年的人生之基,就必定会领略到节节拔高的风景,收获穗穗充盈的欣喜。
(作者系西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努力成长为合格的思政课教师
马乔恩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和严格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并将之贯彻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努力成长为一名符合党和国家要求的思政课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思政课教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提出了“六要”的具体要求。其中,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是根本性要求。
政治要强最关键是一个“信”字,只有“信”,才会下功夫认真学习和钻研,只有真学才能真懂,只有真懂才能真用。信什么,学什么,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重要的思想武器。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弄懂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才能理解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才能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才能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实际上,学、懂、信、用是不可分割的。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不会自发产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作为未来的思政课教师,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别人,自己必须首先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做到“在马学马、在马言马、在马信马、在马行马”。一个自己在理论上东倒西歪站不住脚的人,不可能帮助别人站稳;一个在思想上说服不了自己的人,也没有办法说服别人。只有自己真懂真信,才能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守,才能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持,才能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
如何理解情怀要深呢?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即完美境地的职业……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这就是一种情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我们将要从事的职业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们将要肩负落实立德树人的这一重任,我们将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贡献一分力量。
3月19日,西北师大公众号发了一条新闻,标题是:“向西,向西,再一次出发!”向西,向西,到哪里去?到新疆去,到阿克苏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西北师大秉承中国教育“西迁精神”的文化传承,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输送了大批教师。据统计,连续十年西北师大每年派出两批优秀师范生赴阿克苏支教,累计人数达4339名。甘肃86个县市区示范中学中60%以上的骨干教师、80%以上的特级教师都毕业于西北师大。今天,我们从活跃在西北师大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身上,仍然能够体悟到扎根西部的使命担当和不计得失的家国情怀。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西北师大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总之,一个真正政治坚定,情怀深厚的人,一定能够成长为一名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一定会成为符合国家、民族需要的人,一定能成为在奋斗中实现价值的人。
(作者系西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承担时代重任 服务教育事业
吴文房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党对广大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殷切期望,让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我们感到精神振奋,更加坚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从事中小学思政课教育的信心与决心,勇敢承担起为党和国家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有梦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对标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提出的“六个要”,从青年学生和未来思政课教师的角度出发,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自身能力,夯实中小学思政课教育与大家一起分享一点学习体悟:
首先,要坚定信仰,勇于担当,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立足点,积极主动地提升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练就过硬的本领,夯实基本功,内外兼修,为建设祖国储备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因此,作为青年学生,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青年学生要积极地将自身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具体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其次,要言传身教,传道育人,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教师是影响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力量,教师的道德修养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的信服与实践,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闻道、明道、信道、体道、悟道、行道。作为即将毕业步入教育行业成为思政课教师的青年学生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以满腔的教育热情,积极投身基础教育事业,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为标尺,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学生的道德楷模,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知识,把理论讲透彻、讲清楚,激起学生钻研理论知识的兴趣,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入脑入心,真正地被学生接纳和运用,讲好每一节思政课,赢得每一位学生。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而青年是人民群众中最有力的一群人,只有青年成长起来,这个国家才有力量和希望,才能迸发出强健的生命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作为青年学生要立志听党话跟党走,努力自立成人成材,主动担负师范类学生的历史重任,不负信任,不负厚望,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作者系西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
来源:《甘肃日报》 版面:第04版专版 时间:2019年3月25日 字数:9731字
原文链接:吹响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集结号
(编辑/李娜)
- 【新甘肃】西北师大教授张国荣山水画邀请展在白银区开展
- 【甘肃日报】拆除围墙 打通“心墙” ——西北师大以真心实招破题“危房整治难”
- 【中国新闻网】西北师大“火炬”培育:锻造“能文能武”干将
- 【观澜新闻】中国化学会2024年第四届高分子前沿论坛在西北师大召开
- 【新华社】中法携手深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合作
- 【Xinhua News】China, France deepen cooperation on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 【中国高等教育】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占仁: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意涵与实践路径
- 【观澜新闻】历史最好!西北师大学子在“华夏杯”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 【新甘肃】西北师大和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携手深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合作
- 【中国教育新闻网】西北师范大学和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签署合作协议
- 【新甘肃】西北师大教授张国荣山水画邀请展在白银区开展
- 【甘肃日报】拆除围墙 打通“心墙” ——西北师大以真心实招破题“危房整治难”
- 【中国新闻网】西北师大“火炬”培育:锻造“能文能武”干将
- 【观澜新闻】中国化学会2024年第四届高分子前沿论坛在西北师大召开
- 【新华社】中法携手深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合作
- 【Xinhua News】China, France deepen cooperation on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 【中国高等教育】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占仁: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意涵与实践路径
- 【观澜新闻】历史最好!西北师大学子在“华夏杯”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 【新甘肃】西北师大和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携手深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合作
- 【中国教育新闻网】西北师范大学和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签署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