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史话】第二章 第一节 筚路蓝缕,吾道西行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程度不断扩大,在这种严峻形势下,许多人开始为师大的前途担忧。时任校长李蒸先生提出:“如果北平无法继续办学,我们可以到别处去办。”李蒸先生的话也果真应验了,七七事变之后,北平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北平师范大学成为日军的司令部。

1937910日,国民党教育部电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院校为基干,设立了西安临时大学,撤离平津,开始了西北办学的艰苦历程。在当时各方的努力与协助之下,学校的筹备工作得以顺利展开,西安临时大学的办学场所得到落实。

与此同时,由于华北陆路交通的封锁,临大原先的三校学生赴陕求学的道路颇费周折。而学校的基础设施与教学设备也并不完善,经费异常拮据,学生与老师的生活条件艰苦,临大此时处于一种战时流亡的教育状态。

即使是在艰苦的条件之下,西安临时大学也依旧坚持授课,同时开设适应抗战需要的课程,并组织学生在西安以及关中等地方进行抗战宣传活动。

但是,西安临时大学成立不久之后,太原沦陷,敌机不断轰炸西安,致使师生无法安心上课,部分学生为了抗战投奔延安。而教育部也决定,西安临时大学再迁往汉中。为了组织好迁移工作,临大的领导为南迁制定了周密的行军计划,成立了西安临时大学迁移事物委员会,下设各类机构并将全体师生整编为一个大队,组成一个完整的行军系统。

1938316日晚,全体师生乘火车向宝鸡出发。抵达宝鸡之后,全校师生步行翻越秦岭,每日分站前行。

宝鸡到汉中路途遥远,师生每日需步行10公里至30公里不等。虽然当时秦岭的道路泥泞,行步艰难,全校师生仍沿着崎岖的褒斜古道继续行军。南迁途中的住宿,师生们按站借住民房并付酬金,由于沿途各地穷困异常,师生难免与牲畜杂居,住宿条件也十分的恶劣,沿途的伙食也是十分的清苦简单。

19383月底,师生抵达褒城,与地方当局商洽之后,学校在褒城的六个地方安置下来,学生也暂住在褒城的各农村。这次迁校行军异常艰苦,对于学校而言锻炼出的精神财富,不仅留在当时师大人的心中,同时也值得后辈学习与记取。

19384月,教育部发出训令:原联合组成的西安临时大学,现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西北联大虽依旧为临时性的联合大学,实际上‘联而不和’。西北联大云集了当时全国大批著名的学者教授,汉中一时高校林立,名师云集,成为抗日大后方三大教育基地之一。

战乱中的西北联大,首先面临着教学条件简陋的问题。学校的连续迁移导致许多图书和教学仪器无法顺利转移,同时大部分受到损坏遗失。学校也无法及时的补充和添置。其次,西北联大的师生生活条件也十分的艰苦,学生在庙宇、教堂上课,休息也只能睡地铺,衣物等生活用品也十分稀缺。教师的生活同样拮据,但许多教授表现出了不畏艰苦、不计报酬的爱国主义精神,仍坚持与学校在一起,尽心搞好教学工作。

与此同时,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内容,师生开办了各种戏剧组织,经常排练演出。西北联大的师生也积极参与社会各界的抗日群众大会,共同抵制国民党政府对日寇的消极抵抗政策。

19387月,国家为了实施高等师范教育的准则,令西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改为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1940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迁往兰州,经过长达四年的搬迁过程之后,成为如今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也由此将西北师大的教育理念向西推进了2000公里,奠定了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和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编辑:崔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