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歌颂丝路圣迹,谱写青春赞歌——敦煌学院学子守护莫高窟
处于西北边陲的敦煌,有一处世界级的佛教宝库和文化殿堂——莫高窟,这里的夏季因为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志愿者讲解员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可爱,他们是来自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的学生,今天我们来说说他们的故事。
今年是敦煌学院与敦煌研究院联合培训的第三届志愿讲解员,暑假实践工作一直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讲解员需要经过选拔、培训、实践、考核四个阶段。培训约三个半月,由敦煌研究院资深讲解老师授课并分组进行洞窟实地培训,分为课堂理论学习和实体洞窟培训两大部分;周内为堂课培训,周末进行洞窟实地讲解。培训洞窟52个,可以说整个培训过程难度大、内容广,老师不辞辛苦,同学们也积极的参加培训,并对莫高窟的历史、壁画、彩塑、建筑和文物保护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
2018年7月15日,新加入的68名莫高窟志愿者讲解员通过考核,与第二届32名志愿者讲解员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他们要担负莫高窟的各个岗位讲解以及检票入口处工作等职责。
敦煌研究院接待部罗瑶主任与宋淑霞主任考核前宣讲注意事项
考核前准备工作
考核进行中
学院领导为志愿者讲解员发放防暑用品
值守洞窟篇
随着旅游旺季的来临,敦煌莫高窟也迎来了旅游参观的高峰时期,敦煌学院莫高窟文化讲解社会实践团的志愿者工作也变得多样化。早晨九点,莫高窟九层楼入口处已有许多兴致勃勃的游客排着长队等待进洞窟参观,感受千年的佛教文化。
清晨九点在九层楼前排队的游客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莫高窟每天接待的游客数以万计,为了千里迢迢来到敦煌的游客能够参观莫高窟,感受石窟文化,也为了达到文物保护与开放利用的双赢。自2014年,莫高窟严格执行每日6000人次的最大游客承载量控制,在旅游旺季期间,会启动莫高窟超大客流应急预案。
应急游客只能参观4座经典的大型洞窟(96、100、148、138),洞窟的讲解是在窟外进行的,洞窟里面是巡礼式参观模式,以此来调节超大客流量。应急参观模式由8位志愿者讲解员和4位敦煌研究院接待部讲解员参加洞窟值守工作,解答游客的各种问题,满足游客的参观需求,接待直至下午四点结束。
志愿者讲解员宋珍珍正在维持参观秩序
志愿者讲解员赵丽珠正在引导游客有序参观
志愿者讲解员陈刚刚正在带领应急游客参观
当我们用话筒或小蜜蜂给他们讲解洞窟内容的时候,即使是在洞窟外面、高温下他们也听的很认真,可以体会到他们对敦煌文化的一种向往。看到这样的他们,我们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每一位来朝圣的游客做好服务,使游客们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志愿者讲解员陈有有正在洞窟外为应急游客做讲解
带参观篇
九层楼上的风铎随着微风作响,人群也伴随着清晨的微风缓缓而来。敦煌气温一直居高不下,最高气温可达40℃,然而敦煌学院志愿者讲解员工作还在持续进行中。他们每天穿梭在窟区中,迎来一批又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一天带两趟参观,每趟时间均在75分钟。他们也许很渺小,没有很光辉的事迹,但他们让更多的人了解敦煌文化、领悟莫高精神。在很多游客看来他们就是敦煌历史莫高文化丝路精神中最靓丽的风景。
进入洞窟前正在领取钥匙的志愿者讲解员李珂莹 蔡盼盼 组图摄影〡陈刚刚
志愿者讲解员史亮霞正在做进入窟区的准备工作——为游客调试耳机
志愿者讲解员张妞正在为游客讲解
志愿者讲解员赵敏正在为游客讲解
志愿者讲解员赵认认正在为游客讲解
志愿者讲解员李宏娇正在为游客讲解
志愿者讲解员刘畅正在为游客讲解
志愿者讲解员高新苗在带参观结束后统一收取耳机
在这千年的岁月洗礼中,莫高窟渐渐不复当初的芳华。志愿者讲解员们在讲解过程中,会向游客讲解洞窟的壁画、塑像、建筑等知识,同时宣传文物保护知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文物保护的行列中去,做到不伤害文物。敦煌石窟中所包含的文化博大精深,讲解工作也是对文化的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更多人所了解,也就可以得到更好地传承。
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莫高窟美术馆讲解篇
这三个岗位的志愿者除了主要负责做好卫生和维持参观秩序,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参观环境,营造一种良好、文明的参观氛围之外,还要运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为前来的游客做以细致的讲解。
在1650美术馆值守的志愿者王刘军
志愿者讲解员吴映桥 李翠翠正在为游客解答问题
耳机发放处、调取处篇
耳机发放处主要集中在莫高窟小牌坊入口处,由三名志愿者负责给讲解员领取耳机,整理回收耳机,并且检查讲解耳机和主机电池电量,电量不足的要及时充电,保证讲解员拿到的每一个耳机都合适可用。调取处主要工作是将小牌坊和九层楼所需用的耳机放回,志愿者负责运输,九层楼和小牌坊的志愿者负责协助完成装卸和运送。
在耳机发放处整理耳机的志愿者张海霞与李睿
在耳机发放处整理耳机的志愿者孙露
九层楼服务点
这个岗位主要为游客当中的老年人服务,在他们休息之余为他们递上一杯热水等等;入口处的志愿者负责维持排队游客秩序,将游客分批次安排入场。
在入口处值守的志愿者杜志贞 王佳芝 孔香香
在入口处进行疏导工作的志愿者王者利
在敦煌,在莫高窟,有许多守护和传承莫高文化的人,他们用自己行动浸润着干涸沙漠中的丝路文化,用自己的声音讲述着千年丝路中的辉煌历史,用自己的热情点燃游人的兴致,用自己的青春传承者延绵千年的丝路精神。文化的弘扬和文物保护知识的传播之路是艰难而又漫长的,但我们始终以“弘扬莫高精神、传承敦煌文化”为口号,真正的投入莫高窟志愿者讲解员的队伍,做敦煌文化的传播者、莫高精神的摆渡者。
敦煌学院志愿者讲解员团队集体合影 “传承敦煌文化 弘扬莫高精神”
来源:《中国新闻网》 版面: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时间:2018年8月23日 字数:2222字
原文链接:《中国新闻网》歌颂丝路圣迹,谱写青春赞歌——敦煌学院学子守护莫高窟
(编辑:何佳敏)
- 【新甘肃】西北师大教授张国荣山水画邀请展在白银区开展
- 【甘肃日报】拆除围墙 打通“心墙” ——西北师大以真心实招破题“危房整治难”
- 【中国新闻网】西北师大“火炬”培育:锻造“能文能武”干将
- 【观澜新闻】中国化学会2024年第四届高分子前沿论坛在西北师大召开
- 【新华社】中法携手深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合作
- 【Xinhua News】China, France deepen cooperation on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 【中国高等教育】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占仁: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意涵与实践路径
- 【观澜新闻】历史最好!西北师大学子在“华夏杯”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 【新甘肃】西北师大和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携手深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合作
- 【中国教育新闻网】西北师范大学和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签署合作协议
- 【新甘肃】西北师大教授张国荣山水画邀请展在白银区开展
- 【甘肃日报】拆除围墙 打通“心墙” ——西北师大以真心实招破题“危房整治难”
- 【中国新闻网】西北师大“火炬”培育:锻造“能文能武”干将
- 【观澜新闻】中国化学会2024年第四届高分子前沿论坛在西北师大召开
- 【新华社】中法携手深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合作
- 【Xinhua News】China, France deepen cooperation on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 【中国高等教育】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占仁: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意涵与实践路径
- 【观澜新闻】历史最好!西北师大学子在“华夏杯”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 【新甘肃】西北师大和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携手深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合作
- 【中国教育新闻网】西北师范大学和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签署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