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文创设计让文物活起来——西北师大“睒子本生”创业团队助力敦煌文化传播

 


(学生在墙上画“睒子本生”。王文嘉 摄)


    “这面墙壁绘制的是千佛形象,采用的是沥粉堆金的技法,能够使佛像更加立体,这种技法在隋代以来普遍使用。”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动画专业大四学生白旭东正在介绍自己的作品。
    在前不久西北师范大学“创新创业活动月”上,白旭东和他的团队打造的文创项目——“睒子本生”成为当之无愧的人气王,每天前来参观的师生络绎不绝。


    把莫高窟“搬”进校园


    步入一扇仿照莫高窟崖体建的门,一间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房子变身莫高窟“洞窟”。洞窟顶部复原了北凉时期的飞天和平棋,南面墙壁最上方绘制了6身北魏时期的菩萨造型,墙面中心绘制的是莫高窟第299窟U形壁画“睒子本生”的故事,这也是整个文创项目的核心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壁画下方绘有隋代及唐代时期的供养人像,共8身,其中最具特点的4身供养人像是根据团队4人的形象设计的。
    除了临摹敦煌莫高窟壁画以外,睒子本生文创团队还让壁画“活”了起来。
    “睒子本生”的故事被团队制作成了2部动画片,一部面向儿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晱子孝敬盲父母的亲情故事;另一部则更具学术性,言辞庄重严谨,详细介绍了“睒子本生”故事的起源以及传播过程,阐释了这幅壁画的内涵与艺术价值。不仅如此,成员们专门学习了敦煌壁画底层墙壁的制作古法,创新性地制作了泥版,开发了原汁原味的泥版画;设计了具有“睒子本生”元素的抱枕、手提布袋、书签、明信片等产品。每个产品都单独附送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后就能观看动画片,让购买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晱子孝亲的故事和背后传递的孝道文化。
    “目前,首批制作的40余块高端文创作品泥版画已经全部售罄,普通文创作品已经销售400余件。”白旭东告诉记者。
    

    打造有内涵的文创作品


    谈起文创作品的创意思路,团队成员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敦煌文化的崇敬和热爱。据白旭东介绍,4名团队成员都在西北师大敦煌学院动画专业求学,其中3人都在莫高窟内当过志愿讲解员,将壁画故事、创作技艺等讲述给远道而来的游客。这段特殊的经历让他们得以近距离接触这座中华文明的艺术宝库。
    “让我感到震撼的不只有古人精湛的技艺,当我听说在敦煌有画工的陪葬品是自己画废了的画稿时,我深深被震撼了,从未如此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信仰的力量。从那时起,我决心要为敦煌莫高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做些什么。”白旭东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白旭东了解到“睒子本生”的故事,它讲述了睒子和盲父母在山中修行,睒子全心全意照顾父母。有一天,迦夷国王进山射猎时误伤披着鹿皮的睒子,睒子死前将其一家修行之事告知国王。国王悔恨自责,并到睒子家通知他的父母,盲父母来到溪边找到死去的睒子,抚尸恸哭。睒子孝心感动上天,天神使其复活,并使其父母复明。
    白旭东说:“这个故事弘扬的是孝文化,它让我联想到现代社会很多人在外求学或工作,和父母疏于沟通。所以我决定把这个故事作为项目的开端,提醒大家在忙碌工作的同时记得多关心自己的父母。”
    白旭东将“睒子本生”动画制作报送为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大学生创新能力计划”课题研究项目,获得了创新创业学院2000元的课题研究资金支持。今年,团队再次获得了学校两万多元的团队建设经费。在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下,团队还参加了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甘肃赛区选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让文创有故事有内涵’是我们的初衷。面对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我们年轻人应该做到继承—传承—创新这3个阶段,继承就是学习、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就是将我们学到的东西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告诉更多的人,创新就是结合自己的本专业,赋予传统文化崭新的元素。”白旭东说。


    蓬勃发展的创新创业团队


    如今,4名团队成员即将告别大学校园,但敦煌与他们的故事远没有结束。团队成员之一的畅东兴作为法定代表人申请成立了甘肃睒子本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未来将致力于开发、打造更多具有敦煌莫高窟元素的文创作品。白旭东选择前往深圳大学读研深造,开启对艺术史的学习研究,为研究敦煌文化奠定更扎实的学术基础。
    “学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注重让学生以专业学习的态度去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创新创业的视角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起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增强了广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睒子本生’创业项目就是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对敦煌文化进行创新性的继承与推广,赋予了敦煌文化新的生命力。”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副部长慕小军告诉记者,下一步,学校会将“睒子本”生文创团队建设为示范性建设团队,为该团队成立的创业公司进一步提供支持,校内免费提供专门的工作室用于项目孵化,选派优秀教师提供一对一专业指导,同时选拔低年级优秀学生加入该团队,并继续提供资金支持。
    据介绍,西北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每年投入150万元用于资助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在校内建设了面积4000平方米的金声众创空间具体开展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校与众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举办“创业先锋集训营”“青年创业先锋班”对近千名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了项目培育和专题培训。2012年—2017年,全校有3000余名本科生的近1200余项学术课题、创新项目、创业项目获得学校的资助。近5年来本科生发表各类学术论文40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6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创想工兵”科技创新团队获团中央首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在西北师范大学长期资助扶持下,由学生实施的“甘肃精博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衣联盟”“浩然传媒”“甘肃森洋留学服务”等20余个创业项目成功进入市场化运营,“新型液体敷料”“高性能环保型仿生高分子皮革(复)鞣制加脂剂”等5项专利成果已先后与市场对接,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一批又一批有创新精神、有丰富内涵的创新创业团队正在蓬勃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 版面:第08版 高教周刊·大学校园 时间:2018年07月09日 星期一 字数:2364字

原文链接:文创设计让文物活起来——西北师大“睒子本生”创业团队助力敦煌文化传播

(编辑:蒋滟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