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逸事】简陋的器材传承着严谨的治学精神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我校为解决教学急需,使用和安装了一些教学器材。

    现在看来,那些器材太简陋,可是在当时教学中曾发挥了必不可缺的作用。如以军号、钢板、铁钟作报时器材,以安置于露天的简陋日晷作教学仪器,以理科楼顶水泥空壳作天文观察室等,就是典型的例证。现在回想起来,我校在建校初期的社会条件下,坚持把学校办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我们从当时人们的思想境界看问题,条件是简陋的,精神却是可贵的。




报时器材

     我校迁兰州以来,用于学校作息报时,曾经历了吹号、击打钢板、打钟和按电铃几个阶段,这无疑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发展的艰难历程。

     1941至1942年,学校从陕西城固西迁兰州时,师生队伍是按“营”编组的,到兰州后住地也称作“营”。每天早起、午间吃饭和晚上休息时,吹军号报时。因此,学校有一种军营生活的氛围。过了一段时间,有人找来了一块钢板,挂在校院中,上下课时击打报时。这种军号、钢板配合报时的现象,一直延续到1952年前后。

     到1953年前后,学校买来了一口大钟,悬挂在校院内(后挂在旧文科楼顶),用于给全校师生作息击打报时。这个大钟,习惯上称作“报时钟”。“报时钟”铁铸而成,钟口内顶部铸有一铁环,环上挂一铸造而成的铁锤,铁锤下端拴一段绳子,以便拉动铁锤击打铁钟。为了使打钟准时、确保时间无误,学校专门选派了一名打钟工,名叫张德友。他工作认真负责,打钟从无差错。“报时钟”声音洪亮,传播较远。每天击打时,安宁区和西固区部分地方都能听到钟声。

     时至1955年,学校通电之后,就在全校安装了现代化的电铃,作为作息报时用。从那时起,学校不仅有了电铃报时,而且有了电灯照明。

天文学仪器日晷

    日晷,本指日影。后来,将其发明为一种测定时刻的天文学仪器。日晷是由金属晷盘和晷针组成,晷盘有刻度,其中央装有垂直于晷盘的晷针。晷盘平行于地球赤道面,故有一定倾斜度,晷针的两端指向地球的南、北两极。晷针的影子,随地球运转而移动于晷盘上的不同刻度,以此表示不同时刻。

     我校的日晷,约在上世纪40年代末,由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一位老师来校讲课时,协同地理系部分师生在原大礼堂(今艺苑广场西段)前广场上安装的。

     露天放置的日晷,它的基本原理是每天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就投射到日晷上。同时,晷针的影子也落在晷盘的一定刻度上。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转,阳光因受到地球转动的影响,晷针投到晷盘刻度上的位置同时移动。在此情况下,科学研究工作者或具有相关知识者,即可以从晷针留在晷盘上的影子,看出此时为几时几刻。一年四季,由于地轴的倾斜度不同,晷针留在晷盘上的影子长、短也有一定差别。

     我校的日晷,当初是为适应地理系教学工作需要而安装的。日晷的安装成功,为学校增添了一种天文学教学仪器,也为学校增添了一种天文学景观。

     这一日晷奇特的造型,吸引广大师生员工经常前往观看。约于1952年,日晷由于建设用地需要而被拆除了,可是它那奇特的造型,一直深深地留在老一代教职工的记忆中!

天文观察室

     我校理科楼顶中部,有一半球形水泥建筑物,这是1956年为地理系新建的天文观察室,亦称星座观察室。

     这个天文观察室,是能够整体转动的空壳。在空壳顶部留有一条宽约40厘米、长约3米的长条形孔。空壳顶部内画的全是星座,若观看壳内顶部星座,好像到了夜间一样。在兴建天文观察室时,曾为半球形空壳顶部制做了一条宽约50厘米、长约6米的条形、弧状盖子。平时不用天文观察室时,盖子是盖着的,使用时将盖子往一侧移动,以便露出条形孔,便于师生观察星座。使用天文观察室时,有时任课老师将学生带入观察室内,观察壳内部所画星座,有时在壳内利用仪器,从条形孔向外观察天空星座;也有老师在晴朗的夜晚,把学生带到观察室外,根据观察室内所获知识,在广阔的夜空观察星座。

     这说明天文观察室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还是不小的。 


(编辑 薛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