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世界》亲爱的

《光影世界》亲爱的----新闻中心 广播站
00:00/00:00

    《亲爱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打拐题材”电影,由陈可辛执导,张冀编剧,赵薇、黄渤、佟大为、郝蕾、张译等主演。

    电影主演讲述以田文军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寻孩子以及养育被拐孩子的农村妇女李红琴如何为夺取孩子做抗争的故事。

    该片已于2014年8月28日在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全球首映并于2014年9月25日18点全国公映。

    剧情简介

    田文军和鲁晓娟曾是一对恩爱的夫妻,然而,两人之间的感情却被时间和争吵消耗殆尽,最终,他们选择了离婚。如今,联系着两人的唯一枢纽,就是可爱的儿子田鹏。然而,某一天,这唯一的纽带也断裂了,田鹏于一次外出玩耍时无故失踪,绝望和崩溃之中,田文军与鲁晓娟踏 上了漫漫寻子之路,并在途中结识了许多和他们一样无助的父亲和母亲们。

    时光匆匆流逝,一条关于田鹏的线索浮出水面,促使田文军和妻子来到了一处偏僻的村落之中,在那里,他们看到了酷似田鹏的男孩,然而,男孩口中的“妈妈”却并非鲁晓娟,而是一位名叫李红琴的村妇。

    影片评价

    首先《亲爱的》的主要角色和故事都脱胎于真实发生的“打拐”事件;其次,这类亲子题材本身就是“催泪大户”,多年前一部《妈妈再爱我一次》所掀起的观影盛况,相信80后们都记忆犹新。面对“骨肉分离”的人间惨剧,再理性的观众,恐怕也都会心软。电影本身,剧情从一开始就没有太多让人意外的地方,丢孩子和找孩子的细节,大家平时在新闻里都看到很多。比较特别的设计是,在片中饰演一对离婚夫妻的黄渤和郝蕾,在丢了孩子后,找到了一个由张译、张雨绮饰演的夫妇领导的一个由丢孩子父母组成的“互助组织”,大家互相鼓励支撑,共同寻子,成为了电影的一抹亮色。

    丢孩子的家庭很痛苦,而当孩子被解救之后,后来收养孩子的家庭也等于遭受了失去孩子的痛苦:这是影片在“打拐”之外,着重想给观众们展现的未知世界。这个世界的主角,是全素颜出镜、穿着土气衣服、留着乱糟糟短发的“村妇”赵薇。观众跟随黄渤一路积攒下的对丢孩子的伤痛、对人贩子的痛恨,在此刻,却被同样深爱着孩子、因不愿与孩子分开而陷入痛苦中的“继母”赵薇给逆转了:看似一个悲剧的解决,却成了另一个悲剧的开始。

    故事主要发生在深圳,一开始便是一幅潮湿、昏暗的城中村画面,网线电线交错,村屋密密麻麻。开场几幕戏,陈可辛就较为写实地呈现出外来人口进入大城市寄居城中村,和城中村特有的空间画面。

    李红琴是一个较为悲剧的角色。作为第二条主线的李红琴其实可以拍得很煽情,但煽情的部分反而不算多。最后设计李红琴怀孕,这个反转的结果对李红琴是五味杂陈,但这一设置是较为乐观的处理还是悲观的处理,每个观众都应该有各自看法,这也是关于亲情和血缘之间某种吊诡关系。

    影评:寻找亲情的精神家园

    对于有些电影我们需要严肃的分析它的画面效果、镜头运用、蒙太奇手法、主题深度等影视技巧,才会得出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但是对于有些电影,你只需要去看,你就能知道这部电影究竟是否是好电影,今天笔者为大家带来的这部电影就属于后者。

    在9月26日上映的《亲爱的》无疑是国庆档最为催泪的剧情片了,这部由香港导演陈可辛带来的拐卖儿童题材的剧情片,一经开拍就引起广泛关注,众所周知,陈可辛从去年的《中国合伙人》开始,就开始拍摄紧接大陆地气的影片,而这次全新题材的尝试更是如此,用“儿童拐卖”这一话题性十足的社会事件,让本片在故事上有了更多可说的情节,而我们从片尾的视频部分也了解到,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

    在这样具有社会话题的故事中怎样把故事讲好,如何让观众真切体会到,那些被拐卖儿童的父母的内心,才是影片真正需要花大力气处理的部分。通过大家在观影后手中的纸巾我们轻松得知,陈可辛做到了,而这样的一个成功也是由各位主创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

    片中的几个主角应该是影片最大的亮点:丢失孩子的父母——田文军、鲁晓娟,不知真相的抚养母亲——李红琴,为李红琴打官司的律师——高夏,寻找被拐儿童自助会的组织者——韩德忠,全片也是在刻画这五个主要人物的过程中串联起故事的发展。

    田文军是最早出现的人物,也是他牵起了儿子丢失被拐的线头,在电影前半段寻找儿子的过程中,田文军展示出来的是一个尽管寻儿之路千辛万苦,但是始终不肯放弃一丝希望的伟大父亲形象。在寻子之路上,田文军其实始终是抱着一种负罪感,因为他觉得,儿子是由于他的疏忽才弄丢的,这样的一种原罪心理也一直在催促着他的寻子之路,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一个父亲对于儿子厚重的爱。黄渤精湛的演技更是把田文军的愁苦、无奈与坚强表型的淋漓精致,尽管在《斗牛》中,评论界已经认可了他的演技,但是本片的出色表现还是让黄渤做到了那种,演起喜剧可以让你见识小人物的荒诞,演起悲剧可以让你体会小人物的辛酸,这种对于小人物的热忱表现,也可以说是黄渤的一种天赋吧。

    而电影着重刻画的第二个人物则是不知真相的养母——李红琴。李红琴可以说是本片悲剧意味最强烈的一个人物,先是孤身一人死心塌地的养育着被捡来的吉芳,然后是抚养了丈夫和别的女人的儿子——田鹏(也被李红琴称为吉刚);之后则是精神世界的崩塌——被告知自己养育多年的儿女竟然是被拐来的,面临着失去儿女的悲惨境地;接着就是一连串的悲剧情节——见儿女被拒,讨还儿女被诈,打官司惨败,最后自己竟然查出自己怀孕了,才知晓,原来一切的错误都是当年丈夫骗自己说不能生育,巨大的悲剧乌云重重的压在了自己的身上,伴随着影片的片尾配乐,李红琴这一悲剧人物的程度已经达到了顶端。作为一个淳朴的农村妇女,她不知道自己的丈夫为自己掘起了坟墓,她只知道自己要争取回孩子的抚养权,她要为丈夫留下子嗣;尽管那两个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但是她视如己出,丝毫没有人情的隔阂,在福利院的窗口和吉芳见面时,那是母性的感情使然,对于一个保守的农村女性用自己的身体换回女儿的抚养权,她更是义无反顾,如此强大的母性,怎么能不使我们潸然泪下。

    在上次的影评中,我们共同分享了黄渤饰演的田文军和赵薇饰演的李红琴,这两个饱满的人物形象,这次笔者将为大家继续解读《亲爱的》这部电影中其他的人物性格。

    影片中除了有黄渤饰演的深沉的父亲形象,还有温情的母亲人物——鲁晓娟。对于这一人物的刻画,影片采用的是侧面方法,通过田文军作为寻找儿子主力人物刻画时,将鲁晓娟这一人物用支线的方法作为描述。电影的前半段基本都是田文军的寻子,但是我们从其中的细节中还是可以看出这位离婚母亲心中的矛盾与挣扎,她不像田文军那样是一个单身,她所处的环境是一个新建立的家庭,她有着自己的新任丈夫,所以她所承受的压力和舆论比田文军其实更大。在这样局面下,影片还是通过鲁晓娟放弃生育下一胎作为寻子的坚定信念,尽管遭到新家庭中丈夫的不断劝阻和干预,但是鲁晓娟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参与到寻子的团体中。而其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为了让儿子田鹏愉快的成长,也为了能让吉芳有个正常的家庭,她毅然坚持领养吉芳,尽管为此与自己的新任丈夫最终离异。鲁晓娟的母爱表现的很温情,很隐藏,她不是像田文军那样可以为了儿子深入虎穴去寻找哪怕一丁点儿的希望,但是能够为自己儿子做到的她不会有半点迟疑。

    其实要说本片中,最喜欢的角色是哪位的话,笔者肯定选择张译饰演的韩德忠。早在《北京爱情故事》中,张译的演技就深得观众的广泛认可。这次由他饰演的韩德忠,更是把一位年轻父亲的纠结、挣扎与坚韧演绎的相当到位。在片中,韩德忠虽然是一个事业成功的男人,但是,丢失儿子的伤痛始终缠绕在他的脑中,为此他才成立互助会,为自己也为那些可怜的父母们找寻子女。可悲的是,在寻子的过程中,自己尽管帮助田文军找到了儿子,但是自己的儿子却始终没有找到,当我们看到韩德忠给田文军发的微信信息时,我们被那简单的一段话哽咽了——我做了那么多,偏偏找的是你,我找不动了。这句话不是显示他的退怯,也不是代表他对儿子父爱的消减,一个找寻子六年的父亲,我们足可见他的勇气和对儿子的爱,只是天不由人,各种客观的原因让韩德忠这个悲情父亲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就像在田文军为儿子办生日会之后,韩德忠在大街上放肆的痛哭一样,他真的累了。而我们看到这里,心也跟着他一块颤动。

    佟大为饰演的律师高夏,严格意义上,可以算是这场寻子行动的一个局为人,他可以完全放任事件发展而不管李红琴的事,但是当李红琴被众人唾弃指责,他的心也开始颤动了,他决定义务帮助李红琴要回吉芳的抚养权。尽管说高夏与整件事件无关,但是我们却还是从影片中的一个场景看出端倪,那就是高夏在吃饭时被母亲大骂,为我隐约藏着另一段辛酸的故事,特别是高夏母亲的那一句:“我当了一辈子老师,教了那么多学生,我问心无愧!我教了那么多人成才,怎么教出个罪犯女儿,是我的错吗!?”从侧面将高夏的许多无奈揭示出来,对于母亲,他百依百顺,这也是他在看到李红琴为了女儿,甘愿忍受那么多痛苦后帮助她的最重要的原因。这样的一个局外人物,无疑让整个故事的架构更加坚实,故事中的人物也更加饱满。

    众多实力派的明星,大牌制作的导演,再加上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当我们想要真切的了解拐卖儿童这样题材的故事,又能得到情感的极大宣泄,《亲爱的》这部纪实性剧情片,让我们有了这样的选择。


(编辑:姚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