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世界》海上钢琴师

《光影世界》海上钢琴师----新闻中心 广播站
00:00/00:00

    《海上钢琴师》是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梅兰恩尼•蒂埃里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1998年10月28日在意大利上映。

    该片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成为钢琴大师的传奇故事。电影是由亚历山卓•巴利科根据1994年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改编而成。

    剧情简介

    1900年,一个被人遗弃在蒸气船上的孤儿(蒂姆•罗斯饰)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比尔•努恩饰)收养,取名为“1900”。然而好人不得好报,烧炉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只有几岁大的1900又再度成为了孤儿。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从不敢离船上岸去,只因纽约无际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没有安全感。从此,1900展开了在海上弹奏钢琴的旅程,吸引了愈来愈多慕名而来的旅客。而麻烦也接踵而至。

    影片评价

    《海上钢琴师》的情节如同碧海潮生,高潮一浪接着一浪。在狂风暴雨中一边任钢琴自由滑动一边弹奏,小孩子无师自通的演奏震惊满船的人,这些只不过是大师的铺垫罢了。自称“爵士乐祖师”的杰利上船与1900比赛钢琴,激动人心的程度简直可以和最激烈的枪战相媲美。

    《海上钢琴师》的精神内核无疑是纯真与自由:天赋秉异的1900就是这样的象征,他放荡不羁、不为世俗所动,只因演奏是他毕生所爱,他不必下船只要一直沉浸在音乐中就得到了最纯碎的快乐。就像节目所说:这部影片就是献给那些始终向往单纯、远离喧嚣的人。纯真是他们固有的属性,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

    《海上钢琴师》:时光回溯到永远

    “做自己比什么都重要,忠于自己的内心是今生的归途,当然有一门艺术爱好,可以阻挡世界许多纷繁琐事,留自己一块天地。

    有没有那么一部电影,足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无论有,或者没有,我都忘不了看这部电影的时光,而那之后的日子又常常的想起,那,它就是我生命里的光点,灵魂的养料。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是高三的一次放假,在外婆家吱呀吱呀的老床上,具体时间晚上十二点到凌晨三点,播放设备是表姐的手机。而这一次电影之旅,刻骨铭心。我的高三甚至于以后的日子里,因为这部电影,都发生了些许不同。

    1900是俗世里不存在的人,他的传奇是由一个落寞失意的与他有过交集的人娓娓道来。一个惊才绝艳的音乐天才,一个性格迥异的绝世大师,一个只同一条船存在的传奇,这就是1900。当然,这并不是真正1900,真正的他只有他自我知晓。你可以说这是虚构的,这世间怎么会有这样的一个人存在呢!可是,我们并不需要去考证所谓的真假,需要的不过是接受一个传奇、聆听一个故事。

    画面、布景、配乐等等这些电影的叙述表达方式一概不论,只想留下那一夜的些许感想。

    最让我当时的震撼的是,原来电影也可以有如此的艺术性,用音像也可以如此生动的表情达意。如此,就沉迷在光影的世界里,感受人间百态世间种种。孤独,这大概是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大多会有的最直观感受,而我不觉得那是1900的孤独,那是他的存在方式,是他生命的丰盈,和大多数人走不一样的路并不就意味着孤独,1900的那条路是通向自我的,是他的道。

    所以他拒绝下船,他说“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所见是因为所不见,是因为看不见的东西。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尽头,我需要看见世界的尽头。上了岸,何去何从?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死路,太多的选择我无所适从。漫漫无尽,思前想后你不怕精神崩溃?那样的日子怎样过?我无法遗弃这艘船,宁可遗弃自己的生命。”他活着明明白白透透底底。

    记得还有一小段画面让我久久难忘,是1900爱上了一个女孩。这个镜头前后不过几分钟,两人互不相见,仅仅是1900透过一个舷窗而来的澎拜爱恋。十分的浪漫,爱情的冲动与神秘莫过于此。当然这只是1900生命里的一道彩虹,他虽然因这位美丽佳人动过下船的念头,最终还是止步不前,永远没有下船。这份爱让他冲动想念徘徊,却最终消散于烟,他还是忠于自己的道。

    现在回忆起,脑中斗琴的画面、在大厅旋转弹琴的画面、在破败的大船显身决意赴死的画面等等还是那么的清晰,那段光影时光还是那样的鲜活动人,仿佛已成永远。而我也永远的知晓了,做自己比什么都重要,忠于自己的内心是今生的归途,当然有一门艺术爱好,可以阻挡世界许多纷繁琐事,留自己一块天地。



(编辑:姚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