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有我 | 王诗洁、朱晓燕:国奖背后拼的是“耐力”
2017年,对于王诗洁和朱晓燕来说,意义非凡,她们获得了2016-2017学年度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奖学金,这种喜悦鼓励着她们更加奋发有为。
课外:跳出圈子拓展才能
“你要跳出自己的圈子,这样才能看到别人的世界,才能拓宽自己的视野。”
大二时,王诗洁参加了AIESEC组织的暑期支教活动,“这个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招募志愿者,由国内外各五个学生组成支教团队。我们支教的学校在北京六环附近,条件比较艰苦,学生大多都是外地到北京打工者的子女,这也是大城市里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一个缩影。”王诗洁说。
回想起支教时光,点点滴滴渐渐浮现在眼前,“每天和国外的朋友们全英文交流,到后面整个人都处于游离状态,有时候和中国人说英语,和外国人说中文,都迷糊了,但还是很开心,交到了很好的朋友。”
“一个团队十个人,有来自俄罗斯、埃及、摩洛哥、马来西亚等的学生。我们平时会讨论很多问题,各国政治、历史以及一些生活习惯,比如为什么中国人不喷香水,埃及是否真的有木乃伊等等。”彼此间的交流也让王诗洁更深入地了解到国内外教学的差异,“我们习惯于模拟好各种情况,而国外则倾向于随堂教学。”
为期半个月的暑期支教终于要结束了。“最后一天在火车站告别的时候,有几个外国学生护照丢了,我赶紧帮他们办改签、找护照,等处理好一切要走的时候,他们都抱着我哭,舍不得离开。”现在他们远隔万里,但一直保持着联系。她们约定,还要一起再做一次志愿者,地点可能在中国,可能在他国,总之日后定要再见。
专业:理论落地才能开花结果
“随着逐渐深入的学习,我开始喜欢我的专业,也觉得这个专业很适合我。”
同样是大二学年的暑假,朱晓燕带领她的团队前往榆中县开办辅导机构并取得了喜人佳绩。大一学年末,朱晓燕被一百分教育有限责任公司聘请成为校区负责人之一。“招募校区负责人的最低年级要求是大二,我是里面唯一一名大一就被聘‘校长’的学生。当时他们一共面试了我三四次,一直觉得我能力不够。但我觉得我可以,我有自信心,又是学管理专业的。那时候管理课已经学完了,学到的管理知识苦于没地方实践,我就想尽办法要在这方面锻炼一下。”看着眼前这位侃侃而谈、目光中略带骄傲的女子,居里夫人的“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关系?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作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从脑海中闪过,此刻的她略有几分居里风范。
成功入选校区负责人,朱晓燕需要去招募老师。“那段时间特别累,每天晚上九点半下课后要过去培训,在这期间还要把学习成绩提上去,那会儿真希望自己有分身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两三个月的前期准备,朱晓燕的团队在暑期顺利赶往渝中县。当地有三十多家同类型辅导机构,朱春燕只有1000块的启动资金、基本教材和一间房。前期宣传的时候,朱晓燕带着她的团队挨家挨户地塞传单,又累又饿也还是咬着牙继续干。朱晓燕靠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而不自欺的原则做事,用行动和结果证明了自己——总业绩第一。有人问她是如何做到的,她回答:“首先得有理论,专业课一定要学好。然后就是苦干、激励、坚持和信心。”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空,却支撑着她一直走到现在。
坚持:梦想总会实现
“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更重要的是坚持。”王诗洁参加的课外实践活动,都是基于对自己能力提升的考虑。在AIESEC的志愿活动中,她的英语口语水平提高了很多。现在作为一名大四学生,她已经开始了实习。“我在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工作,主要办理毕业生手续、三方协议,还有一些招聘工作,我们会接待用人单位并给大家推送一些关于工作的微信消息。” 这些工作对王诗洁来说是都是对理论知识的实践。
“选择了就坚持,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每一件事,到了面临选择的时候就会水到渠成。”朱晓燕这么说着,也如此做着。她找一个和自己专业无关的老师修改论文,往返邮箱数十次。“最开始找老师,是希望他帮忙指导一下。很庆幸老师没有‘嫌弃’我。”历时数月,论文终于改好了:“终于满意了!”她希望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至少让自己满意。
当谈到对未来的期望时,两人不约而同地露出了微笑。“研究生阶段,我想争取到去联合国日内瓦办公室实习的机会。”这样的国际视野,便是王诗洁口中的“英雄主义”。朱晓燕也表示:“以后有机会有条件的话,我会去悉尼大学留学,继续深造。”
采访:高萱 付嘉诚
责编:苏 雯
编辑:李明君
(编辑:何添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