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我和师大有缘——访2017年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外国语学院宋燕

    一位瘦小的男生被宋燕老师邀请上台,再现丘吉尔的经典演讲:“Never,ever give up!”这是一堂特殊的英语课——学生主导的“翻转课堂”。这是2017年青年教师技能大赛的决赛现场。

    “我特别幸运”

    至少在外表上,很难把面前温柔的宋燕和学生口中课堂上有点小疯狂、小激情的那个人联系在一起。

    听了学生对她的评价,宋燕说:“还挺符合的,我确实比较有激情。我对工作很热爱,再加上本身性格开朗。”




    宋燕,2006年6月毕业于我校外国语学院,同年9月,被保送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2009年6月,获得硕士学位留母校任教至今。“在这里学习、成长,并能留下来为师大做些什么。我和师大有缘!”她不禁感叹。

    “我觉得自己特别特别幸运。很多人从事的工作可能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我能留在母校教学,我真的热爱这个职业,也愿意投入时间与精力。这份工作还能带给我不错的收入,我很满足!”说起这些,宋燕的眼睛闪着亮光。

    “认识燕姐是我们的幸运。”

    “她特别好!认识燕姐真的是我们的幸运。”当问及对宋燕老师的印象时,2016级物理学三班一位女生回答,“我的英语基础不太好,大学的英语课是我最喜欢的也是收获最大的……每个节日燕姐都会为我们准备礼物,六一儿童节时,燕姐和我们一起过节,请我们吃糖,还发来了三个‘心’的表情。我拿到糖的那一刻,心里甜蜜蜜的!”

    “学生们叫我燕姐。”宋燕老师笑着,“和学生们的相处就是亦师亦友,课下我就是他们的大姐姐,好多事他们都会和我分享。比如恋爱呀、考研呀、工作呀。我和学生们有一个群,我称他们‘小桃子’,都说教师桃李满天下嘛,他们就是我的‘小桃子’。”

    “这学期,燕姐就不带我们的课了,好伤心。”宋燕曾教过的学生说。宋燕看到新课表,也觉得有些小失落。“之前带的是物电院和地环院的两个班级,后来我还专门和新老师联系了,想换一换课。但是因为课程冲突,没有办法。”她第一次把目光移开,看向手中的水杯,“相处很久,感情也深了。我也想把这种深深的缘分‘续’下去。”



    暑假期间,宋燕在朋友圈转载了一篇题为《美女歌手川藏线捡垃圾》的文章,附加评论:“为我工作后带的第一届学生、地球卫士、摇滚小魔女容静点赞。”教学八年,宋燕教过很多学生,她最关注的是学生的去向和日后的发展,和许多学生保持着多年的联系。

    宋燕说:“好久之前我带过一个学生,是个藏族小伙。上课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他没有书,英语很差。我了解到,他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后来,我就复印了一本书给他。在课堂上,我会请他回答问题。之后,他就渐渐地发言了,上课还会往前坐。就是因为那本书,他感受到了重视。直到现在,每年的节日他都会给我发短信,这让我很感动。”

    “我们共同成长”

    宋燕在她的文章《成于行而得于趣》中谈到:大家都清楚语言的学习目的是为了交流,但由于就业及社会认可机制的压力,于是沟通交流便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往往被大多数人弃置一旁。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成为覆盖整个大学英语教学领域的巨大阴霾。

    为了尝试解决这种问题,宋燕说:“课堂上,我会把内容精简,尽量给学生最大的参与空间,我主要起引导的作用。听说课上,学生们积极性很高,参与英语配音、角色扮演等各种各样的活动。一开始,我还担心他们会觉得太难或者放不开,考虑到语言就是要来使用的,我就尝试了一下。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做得非常好,每次都会带给我惊喜。”

    “认真负责,热衷于教学方法的探索。”外国语学院赵富强老师这样评价宋燕。成长需要不断经历,这样特别的教学模式也是一步步摸索来的。宋燕说:“刚开始我没有教学经验,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我讲,学生听。后来发现,学生的收获不会很大。”宋燕教学八年一直坚持一个习惯,每学期课程结束,都会请学生写课程反馈:“这些反馈带给我很大的鼓励,让我成长收获。只有这样,我才能知道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

    教与学交往互动,师生在交流相处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宋燕深以为然:“我带的每一个学生,我都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专业知识。我带过物理专业的学生,恰逢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一百周年,就让学生们用英语分享一些相关内容。讲着讲着,学生们就开始用汉语表达了。我还是为他们骄傲,至少学生们已经认识到:学会查资料而不再仅仅依靠老师。课后,学生跟我说:‘老师,上大学我第一次去图书馆查资料,是要准备一堂英语课’。教学八年了,我与学生共同成长。”宋燕脸上一直带着笑容,眼神中透着自豪。

    台上的男生虽然个子很小,但是小身体爆发大能量,铿锵有力。

    比赛结束后第三天中午,宋燕正在培训。同事在群聊里看到获奖信息,向她表示祝贺。宋燕这才知道自己拿了一等奖,“当时我真的很意外。”

    秋意浓,阴雨绵绵。一身休闲装的她坐在落地窗前,柔声向我讲述着,话语传来阵阵暖意。




    “学习很重要,但不是全部。我希望孩子们毕业了五年、十年之后,回忆起大学时光,能想起很多很美好的东西。我的责任就是尽全力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掌握了一门语言能够更好地读懂世界,也通过这门语言,能够更好地读懂中国。把握当下,‘Do something’。无论怎样,都希望他们走得更加长远。”


(策划、编辑: 薛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