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沙包引发的科研灵感——访化学化工学院李健副教授
近日,英国皇家化学会发布2014、2015年发表的文章在2016年他引次数在所属领域全球排名前1%的名单,整理出通讯作者第一单位是中国机构的作者名单(包括港台地区的作者)共178人,其中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李健副教授入选物理化学领域“Top1%高被引中国作者”榜单。榜单上的大多作者来自985、211高校,中科院系统,西北地区寥寥无几。面对成绩,李健谦虚地说:“能够获得这项荣誉还是很不容易的,这也是我的研究成果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直接体现。”
搞科研就是要执着
“没有什么影响,也没有什么变化。还是照样做科研、照样起早贪黑。”当被问及入选“Top1%高被引中国作者”所带来的变化时,李健很肯定地回答。
被人们称为“拼命黄郎”的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曾经说过:“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李健以黄大年为标榜,积极忘我地投身于科研工作。近年来,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一区论文7篇、二区论文2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6篇(学术领域全球前1%),论文总被引1100余次,H因子20。2016年获甘肃省高校科学优秀成果研究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6年入选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2016年获“甘肃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称号。“我干什么事情比较注重效果,所以我喜欢两句话:时间是保障,效率是前提。”谈起工作时李健说,“一旦我自己决定做什么的时候,我会非常执着,甚至是拼命的。这两年,我花在教学和科研上的时间挺多,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度过,基本一周就休息一天。晚上一般十点左右才回家。”
李健说:“研究生的科研论文必须自己写,然后再由我来改。记得有一篇论文一共改了10多次,我认为这对锻炼学生的科研素质和SCI论文写作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现在正读研三的徐长成回忆这件事时说:“那篇文章确实修改了很多次,具体多少次我已经忘记了。SCI论文写作的Introduction (引言)部分相当重要,李老师经常用‘抛砖引玉’来形容,在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找出其不足之处(抛砖),然后引出我们工作的重要性(引玉)。引言部分改得最多,一般要改10次以上。前几次基本都是把我的写法否决了,后面几次就属于精雕细琢了。”
由沙包引发的思考
创新其实是来源于生活的,创新的点子、想法,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都有可能来源于对生活的认真观察分析。就像有一篇文章就是来源于我们小时候玩的沙包,李健通过沙包的外形特点得出特殊浸润表面外形设计灵感,从而完成论文“Robust superhydrophobic fabric bag filled with PU sponges used for vacuum-assisted continuous and ultrafast absorption and collection of oils from water,Adv. Mater. Interfaces, 2016, 3, 1500770,ESI高被引论文”。“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做科研工作有时候觉得很难,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的话就有可能比较简单。”
李健认为:“一般思路是由我或我和研究生一起提出,然后研究生带着本科生去做。这就是一个典型策略,让本科生参与科研。具体要求本科生每月阅读一定量的文献,让他们和师兄师姐一起在办公室做报告、讨论研究,并且自学Origin、PS等软件等。”
张研是李健教学过程中的一名本科生,也是《智能火锅油水分离器》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该项目主要以火锅内的食用残油再利用为主要研发业务,结合油水分离的设计理念,降低火锅残油对环境的污染及其能源再利用,对油水分离装置进行设计、开发。“油水分离器的灵感来源于一次实验室的聚会就餐,看着美味的火锅和吃剩下的火锅油,李老师突发奇想,如果将油水分离技术运用到火锅废油的处理中,就可以实现含油污水净化后再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张研为李健的想法而震撼,也很想参与到这个有意义的研究中去。之后,他便在李健的指导下组建了团队专攻该项目。
“作为本科生,李老师会以研究生的标准要求我们。他对科研工作十分严谨,对我们的要求非常高。”严师出高徒,在李健的指导下,这支本科生组建的团队使得《智能火锅油水分离器》荣获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参与发表了多篇SCI论文。张研话语中溢满了浓浓的感激之情:“李老师不仅在学术科研上对我谆谆教导,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且在生活上对我也是关怀备至。平时,我们经常一起聊天、聚会,像家人朋友一样。真的特别感谢李老师,能成为他的学生,我感到很骄傲。”
我与师大的十年
“从2007年7月到师大工作,如今已整整十年。十年里,我完成了从一个稚嫩的初出学校的学生到一个深受学生喜爱老师的蜕变。”
“我的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师,讲课深受学生欢迎。他不会强制我做什么,而是给我选择的空间。”从甘肃临洮外出求学,再到学成归来,这一路上的决策都是李健自己做决定,“事实证明,我的决策还是对的。”选择师大更多是出于家庭的原因。“我们家里只有我一个男孩子,照顾父母是我的责任。我博士刚毕业那会儿,父亲检查出了癌症,当时我在医院呆的时间还是挺长的。所以说,师大相对自由的工作环境,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能够尽到为人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在这点上我是很感激学校给予的这份工作以及多年来的培养。”父母对于李健的影响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母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任劳任怨,给人一种非常踏实的感觉,父母亲的吃苦精神始终鼓励着我。对于我们这个学科来讲,不勤奋是没有任何收获的。”学生徐长成谈起对李健的评价时说:“李老师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勤奋、善于思考。”
回望求学经历,李健仿佛在命运的牵引下把化学这条路走得愈加长远,“读硕士研究生,一开始只是为了找个好一点的工作,后来又攻读了博士研究生。科研的最大喜悦在于发现自己某篇文章的被引次数从六十多经过短暂的时间后增至八十多,甚至被一些国际知名期刊点评的时候,内心油然而生一种喜悦感。当然也会有失落的时候,失败在实验科学上是很正常的。失败也有失败的价值,至少说明这条路是不通的,我会从其他方面总结经验为下一次的成功奠定基础。”
十年光阴一路走过,在科研的沃土上,李健不断耕耘、不断收获。他把这段人生中最富有激情和精力的时光倾洒在师大的教学科研事业上,在科研之路上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果。对于34岁的他来讲,未来还长着呢!
(编辑: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