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云:涵养职业认同的美国教师教育内生式课堂教学文化考察

      课堂教学文化是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并为师生共同自觉遵循和奉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文化直接影响着教学理念、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是教育教学不容忽视的内容与要素。2016年8月至12月,本人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参加了ITPP2016项目,该项目主要支持西北师范大学教师以南伊利诺伊大学爱德华兹维尔分校(Th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Edwardsville,SIUE)为依托,深入了解美国高等院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访问期间,我主要围绕教师教育的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了课堂观察,SIUE开设的教师教育课程深具特色,仅以《教育概论》课程为例,其所彰显的涵养职业认同的内生式课堂教学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明确教师职业认知

      大一新生开设的《教育概论》,主要使用教材为Joseph W.Newman编著的《美国教师》(第五版)。课程学习伊始,教师首先让学生直面一个现实的问题:我要不要做教师?围绕这一话题,结合《美国教师》教材阅读相关背景文献,引导学生围绕“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主要从“从事教师工作的优势”、“教学工作的学术性”、“教育部门对教师工作的要求”等方面,开展对美国教师的职业地位、专业发展、专业权利、绩效薪酬等充分了解和深入思考。例如,就教师作为一项职业何以让自己安身立命的薪酬问题设专题讨论:比较教师与其他职业薪酬的差距,比较不同学历教师的薪酬,分析影响教师绩效工资的主要因素,组织学生访谈相关政策部门,特别是地方和州立学校委员,以及其他影响教师薪酬的相关人士等,为学习者展示一个真实的教师职业图景。其目的也在于让未来的准教师认识并思考美国教师遇到的问题,以避免理想主义与过度承诺。在教师们遇到过低的工资、艰苦的环境,以及教师技能和教师教育等问题时,不至于理想破灭。这种基于现实的对教师职业的全面认知与客观评估,是一种以诚实的态度来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认识教师作为未来的职业选择。与此同时,在客观评估教师职业特性的同时,鼓励教师通过相关教师协会组织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而这些组织的宗旨与目标也是将教师职业作为一种真正的专业来发展。

 

 

二、确立个人教育哲学

      为什么选择做教师?这是开启教师教育学习旅程的原点动力。在课堂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每周一次的个人教育哲学叙事。学生可以围绕“我的家庭”、“我的见习”、“我的高中生活”、“我喜欢的老师”等任何一个视角,就“我之所以选择做老师的原因”再现真实的故事、细节、发现和感悟。正如学生所言:“我喜欢学习,所以选择做老师。”、“我喜欢我的老师,我希望像他们一样,激发孩子的丰富想象力,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一次人生遭遇的意外事件,重病让我认识到一生要从事自己心底真正喜欢的职业。”还有一位女生在课堂中写下了这样一段个人叙事:“在我的生活中,我一直被小孩所包围。不论是家里的亲戚或者邻居家的孩子,他们总让我感到心烦。我在生活中尽量避免从事任何与小孩有关的事情。比如做临时保姆,从事与幼儿、儿童、青少年有关的工作。直到今年夏天,当我最大的激情与我最坏的‘敌人’相遇,我改变了这一想法。这个夏天,我用四周的时间,教一群8-13岁的孩子学游泳。他们让我对儿童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颠覆了我已有的观点和想法。也因为这一经历,我愿意以教师作为我追随的职业。”选择做教师,首先从个人成长故事,思考我是谁,我要做怎样的人,我为什么选择做教师等原点问题的审视与反省开始,让教师的信念火种悄然勃发。  
      与此同时,教师鼓励学习者明了自己,懂得选择自己亦是确立个人教育哲学的关键。例如,教师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讨论个人能力模型,如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技能、动机等;讨论感知情感、运用情感、理解情感、管理情感等。通过问卷评测,了解自己在教学风格上是学生本位、学科本位、社会本位,还是兼而有之。接下来,再通过每位学习者人生真实事件与故事的回溯与再现,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你想成为一名教师?你能给教学带来什么?什么是你认为最重要的?你将如何去追随它?你如何评估自身优势与局限?你打算通过什么样的学习去克服和弥补这些不足?学习者通过个人故事陈述、情境再现、关键事件、寻找实物、案例细节筛选等活动,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反思自己选择做教师的动因。教师还建议学习者将相关材料信息收入个人档案袋,以更好地记录自己、理解自己、选择自己。
      个人哲学的自我审思试图建立每位学习者对自身经历和故事的悉心评估。学习者通过个人的教育哲学陈述(personal philosophy statement)分享“我的教学历程”、“我的困惑焦虑”、“我的教学期待”、“我的努力渴望”,还可以以一封信的形式(教师给学生温馨提示:大多数未来雇主将不会阅读超过两页的内容,最好控制在一页之内),复印给全班同学阅读,师生对教育、教学感同身受,产生共情与共鸣。这些个人教育哲学的认知与调控,形式多样,可以是口头报告,可以是书信日记,可以是自由写作。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教师通过搭建学习支架,帮助学习者更有脉络和深度地反思自我,通过生活中不同方面的整合勾勒,在所叙述的真实事件中反观自我的价值取向,即教师专业的和个人的教育哲学,并以“价值引领”促进学习者作为未来教师的“自我构建”。

 

 

 

三、培养社会担当精神 

      在《教育概论》课程学习中,教师还通过大量课堂活动和课外作业,围绕“学校与社会”、“面向21世纪的关键问题”两大模块,开展对美国教育历史、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性别种族教育问题、公立私立学校问题等多领域内容的学习。在这些直面现实的社会教育问题探讨中,引领每一个未来的教师成为教育改良和社会变革的思考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例如,学习者通过梳理美国私立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四个主要部门,罗马天主教学校、其他宗教学校、独立学校以及家庭学校,解析美国私立教育的多样性。教师引导学习者着重分析政府监管下的教育选择,探讨未来关于私立教育和公立教育的前景,以及政府放松监管对教育带来的影响。课堂中,教师鼓励学习者从社会发展的视角认识教育、反思学校,在分析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识,并有逻辑性地呈现各观点的脉络。
      又如,讨论分析当前美国社会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有怎样的影响?家庭、社区和社会对学生有怎样的影响?种族对学生的影响如何?健康问题(如药物滥用、儿童肥胖、自杀、性相关的问题以及其他危险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如何?欺凌、盗窃等对学生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旷课、辍学对美国青少年有什么样的影响?引导学习者像社会学家一样深度思考,关注社会真实问题、难点问题,增强对教育工作全面深度的体认,着力于培养每一位未来美国教师成为实践的思考者和思考的实践者。
      美国教师教育课堂所彰显的关注学习者“作为一个教师的我是谁”内生式课堂文化,将内在自我作为教师发展的发起者、推进者和激励者。引领学习者自主建构对教师身份的认同,需要相应的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从外在走向内里,从每一位学习者的内在的生活世界着眼,从改变学习者自身的内在经验入手。建立和重构教师的职业认知更需要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从单一的实体思维转向多维的关系思维,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完善教师与自我的关系,重塑教师与他者的关系,创新教师个体与真实世界的互动关系。在学习者自我的“认识”与“重构”中,认识并理解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以找到重构教育者的自我路径。

 

 

李金云,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编辑:孙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