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会客厅》兰州美食

《师生会客厅》兰州美食----新闻中心广播站
00:00/00:00
       兰州最有名的小吃莫过于牛肉拉面,到兰州旅游一定要去尝一尝。兰州牛肉面的最大秘密在于汤,自本世纪初马保子做出第一碗牛肉面至今,这汤的配方是代代相传,秘而不宣。所谓清汤并非开水混盐,而是几十种佐料与牛肉原汤配制而成,也许您不相信,这其中唯独没有大香!正如武功,它的至高境界就是返璞归真,这""清""自然淳厚无比。可能水土也是一个方面,兰州位于黄河上游的一个河漫滩上,由于来自高原的细砂的过滤作用,是省会以上级城市中地下水质最好的,另外,兰州的食用牛肉主要是甘南和青海牦牛,所以不论怎样外地如何是作不出真正地道的牛肉面的。所以现今吃牛肉面还得去兰州,也许今后有解决的办法.牛肉面的一种特殊拉法叫做""荞麦棱棱子"",即三棱形,很别致,不是吗?据说牛肉面有多种药用,俺是深有体会,如果肚子不适,吃一碗就立刻见效。除了马子禄外,兰清阁也是名气很大的,牛肉面宴就是兰清阁推出的,使小吃登上了大雅之堂,另外金鼎的连 锁店也不错。

       兰州牛肉面的面型很有些名堂。它是感性的,人性化的,十分地融通而随和。一个人要什么,性情好恶毕见。男孩子吃“二细”(稍粗),女孩子吃“细”的,中老年人又偏好“韭叶子”和“毛细”(更细的);文化人知识分子爱吃“细”的和“韭叶子”,工人、军人和猛汉却偏爱“宽”的甚至“大宽”(二指宽)……而且兰州人吃牛肉面要哪一种已印入潜意识,少有改变。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造就了牛肉面的种种面型,而多样的面型又塑造着兰州人的涵养和性情。“毛细”是温柔, “头细”是随和,“二细”是阳刚,“韭叶子”给你平静,“宽的”给你豪放,“大宽”让人威猛武野……如若女孩、老人改吃“大宽”,男孩、莽汉改吃“毛细”,准会阴错阳差。




        《一碗牛奶鸡蛋醪糟》
       兰州。正宁路夜市。人很多。很多城市都有一条游客去的所谓美食街,东西不一定好吃,但人一定很多。这条美食街,在兰州,叫正宁路。在济南,叫芙蓉街。
       也是有些例外,正宁路有家牛奶鸡蛋醪糟,《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来拍过,老虎倒不是冲着名头,尝过,牛奶爽滑,鸡蛋浓郁,淡淡的醪糟香气扑面而来,和着芝麻的香,葡萄干的酸甜,香浓。
       看摊子上头戴白帽的回族老爷子做牛奶鸡蛋醪糟,能看出用心二字,用一个铜锅,先煮牛奶,再加入醪糟,然后再放入干果,葡萄干,最后把烫烫的牛奶倒入碗中,把鸡蛋打进去慢慢搅拌,最后再撒上一把芝麻就大功告成。
       一气呵成,很专注,并不理会排队有多长,外边有多嘈杂,这老爷子,不苟言笑,也不说话也无招呼,只是在专心致志的做着自己眼前锅中的这碗牛奶鸡蛋醪糟,别的似乎与他无关。
       让老虎想起了电影《食神》中周星驰扮演的食神,通过一番起伏,用心最专注地做着看似简单实则蕴涵着人生哲理的事情。将“一字记曰心”的主题进行了高度升华。所以他说:世上根本就没有高山仰止,只要用心,人人可以成为食神。
       以前老虎对此不甚感悟,但当看到周星驰在影片中做出一道最简单,同时也是需要最高境界的“黯然销魂饭”是因为是用“心”才做出来时。老虎参悟到了一点:功夫不在高低,重要的是一个心字。
       这个做牛奶鸡蛋醪糟老爷子,让老虎有了同样的感悟,岁月流痕,唯有味道永恒,唯有用心,皆为食神……



      

      在每一个白天里,那家咖啡馆,都会等着你推门而进,吧台里的家伙,不过是在某天感叹了时光不能再去挥霍,便想开始找一件喜欢的事,也好把每一杯咖啡,当作留给这个世界的痕迹,于是,只要有人喜欢,便是值得。
 我们总是哀怨着身不由己,随波逐流,去往平淡或是喧哗,却总也忧伤着并不快乐的。其实,又何必,这只是简单不能再简单的世界,便抛弃所有的不爱,用一杯并不该苦涩的咖啡,去致敬本不该悲伤的生活,与此而已。


       为什么要做一名咖啡师?
       因为我是如此喜欢它们带给我味道,喜欢每一颗好的咖啡豆带予我的惊喜。
       它们会是个性十足,奔放与张扬。它们能满足一个人的关于咖啡所有想象。
       而我,只是将每一种味道抽丝剥茧,诠释和平衡,将一杯花香与果韵藏匿其间,我只是迫不及待的想去分享它们。
       我爱我每一次的出杯。


       兰州小吃之酿皮                      
       酿( 兰州话读 ràng)皮是很值得多说两句的。所谓酿皮,其实是用面粉浆汁蒸出来的面皮。有两种,一种是水洗酿皮,一种是高担酿皮。

       第一种虽为“水洗”(其实是普遍的意思),却更具有特色:用纱布包了揉好的面团,在清水里搓洗,最后清水变成了蒸面皮的浆汁,而纱布里剩下的就成了一小团韧性和延展性很强的东西,其实是面粉里蛋白质,蒸熟后就变成了多孔劲道的面筋,而因加碱后变得金灿灿的面皮与面筋配以十多种调味品,就变成一碗普通酿皮。其实这些调料也是经过精雕细琢的,醋里浸着几个草果。而芝麻酱也不知用什么稀释开了便于食用时搅拌,还有许多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的调料。
       第二种高担酿皮据说也是历史悠久,好象是一姓高的创始人挑着扁担创下的基业,而且无论怎样,每日只售一担,迟到的好食者只有等待次日了,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盲目扩大产量只会以质量为代价,现在不这样了,我们已经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然不会让每个顾客失望。

       高担酿皮没有面筋,但也同样劲道,色泽较淡,配以绿豆芽等少量嫩菜,调料的讲究是比普通酿皮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酿皮是女士们的所爱,如果有心数摊边的性别比例,你也会赞同我的观点。夏日自不用说,兰州酿皮冬天的生意也是很红火的,多亏小姐们捧场,冬天的做法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在凛冽寒风中吃酿皮的姑娘们可算兰州一大奇景。估计象李修平、裴新华、江珊等人也曾经常在摊边出没,当然和凉面的热汤一样,酿皮在冬天也有一种救驾食品叫做炒粉,即将蒸熟的淀粉冻切成四方体在平底锅里炒热,配以同样的调料。


       兰州小吃之灰豆、甜醅子


       这两种属于甜食。
       灰豆是由豌豆和大枣文火慢煮出来的,当然其中的火候和配料并非那末简单,要不现今兰州最著名的“灰豆王”杜维成当年也用不着偷师学艺了。这种棕褐色食品口感极好,因为豌豆炖得很软,由于原料的关系,灰豆是营养丰富的小吃,特别适合于冬天食用。
       很多在都市生长的人不知道小麦是什么样,如果你吃过甜醅子就会清楚了。甜醅子的制作原理和醪糟(南方叫酒酿)相似,但原料却是小麦。用酒曲将蒸过的小麦发酵后,配以凉开水,加点糖,就有了可口的甜醅自,它保持了小麦的原样,却是既酸又甜还有点淡淡的酒味,真是难以言表的美味。不过别吃太多,因为它含有酒精。被甜醅醉倒可就贻笑大方了。

       它们一般是一个摊上出售的,摊主大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小本经营,自然便宜,俺小时候经常光顾,记得那时灰豆甜醅都是一毛钱。

 (编辑: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