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西北师范大学揭示新疆水循环机理

      本报讯(记者王进东)近日,西北师范大学张明军课题组通过新疆天山降水同位素监测网络,研究揭示了地表蒸发和蒸腾水汽对新疆天山地区降水的贡献,以及水汽路径等因素对降水同位素的影响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水资源研究》《水文气象学杂志》《特勒斯B》等杂志上。

      在西北干旱区,随着绿洲面积的持续扩张,地表蒸发和蒸腾释放出越来越多的水汽,已被认为是降水增多的原因之一。然而,绿洲对降水产生了多大贡献,长期以来众说不一。 

      而且,以往对新疆的降水同位素监测多集中于乌鲁木齐河流域中上游等小区域。此次西北师范大学建立的降水同位素监测网络首次对南北坡和山区的20余个站点进行同步的监测,涉及10余个地州市,从高寒的山区到干旱的沙漠边缘都有覆盖,这一体系为揭示新疆水循环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研究组通过降水稳定氢氧同位素方法,可以定量评估局地水汽对降水的贡献率,并且能对地表的水体土壤蒸发与植物蒸腾进行区分。而且,研究人员通过大量气象监测和降水同位素资料,系统地模拟了云下蒸发影响下降水同位素的动态变化过程,厘清了雨滴蒸发率与同位素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7-03-22 第4版综合)

原文链接:西北师范大学揭示新疆水循环机理

(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