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中国为“一带一路”培养的特殊使者:东干族留学生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来源:《中新网》记者 南如卓玛 高莹 浏览量:811次 发布时间:2017-03-20]
东干族留学生马学真的愿望终于快要成真了。
18日傍晚,他西装革履、系着蓝色的领带,和同届“东干生”整齐地坐在教室四角,鸦雀无声。黑板上写着“宝鸡宝冶钛镍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面试官坐在教室最中央。
东干人是中国西北回民后裔,历史上曾两次迁居后逐渐定居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等国,在中亚地区约有14万人。
2013年9月,国务院侨办和甘肃省政府以“50+10”的名额,从中亚国家招收这批60名东干生,四年免费在西北师范大学学习汉语,希望他们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丝路使者”。
这是首届东干本科毕业留学生专场招聘会。西北师大东干班的老师们等候在教室外,有的隔着门倾听、有的在楼道里来回踱步。
显然,这是一场特殊的招聘。这些学子,带着中亚东干族祖辈的“基因”而怀着在中国的“四年一梦”。
如今,他们要毕业了,将何去何从?
“我想留在中国工作,如果可以,未来把家人也接到中国”。马学真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坦言,十分期待招聘企业“外贸销售”这一职务,针对每年派驻乌克兰和俄罗斯两个月这一需求,他自称完全胜任。
马学真是当日来面试的“大四东干班毕业生”中唯一着正装的人,获得优先与面试官单独谈话的权利。“我20岁,有一个姐姐,她已经结婚住在俄罗斯,还有两个妹妹正在上学。我汉语水平考试成绩很好,俄语是母语,你们的工作很适合我。”他充满渴望而又小心翼翼。
来面试的大多数是男生,角落里坐着唯一的红衣女孩艾米丽。“想去阿拉木图”,她对记者说,哥哥和男朋友都在阿拉木图,那里离家乡哈萨克斯坦只有300多公里。“阿拉木图有很多中国企业,我去中企当翻译”。
看似坚定的艾米丽却又告诉记者,很想留在中国,无奈是家中唯一的女儿,必须回到离父母近的地方。她说,四年就像一场梦,从最初一句汉语听不懂到现在适应了兰州、了解了中国。“还有几个月便离开,再也回不来,心里很难过。”
吉尔吉斯斯坦男生优素福抱着厚厚一沓荣誉证书走近面试官。“我要去广州读研究生,学工商管理,因为我从小喜欢做生意。我想问的是,研究生毕业后能到你们公司应聘吗?”
优素福认为,四年的汉语学习让他在中国“会说话”,但他必须学会在中国生存的专业。“去广州、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能让我更好地了解中国”。他说。
西北师大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武和平说,“一带一路”建设使中国很多企业开拓中西亚市场,从去年实习期来看,这批东干生在中资外贸企业很“抢手”。
武和平说,该校今后将密集组织东干生对接西北大型跨国企业,为这些孩子提供高精尖平台。“四年来,他们的心里早已播下友谊的种子”,希望他们成为中国和中西亚国家交流的“文化使者”,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特殊人才”。
18日傍晚,他西装革履、系着蓝色的领带,和同届“东干生”整齐地坐在教室四角,鸦雀无声。黑板上写着“宝鸡宝冶钛镍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面试官坐在教室最中央。
东干人是中国西北回民后裔,历史上曾两次迁居后逐渐定居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等国,在中亚地区约有14万人。
2013年9月,国务院侨办和甘肃省政府以“50+10”的名额,从中亚国家招收这批60名东干生,四年免费在西北师范大学学习汉语,希望他们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丝路使者”。
这是首届东干本科毕业留学生专场招聘会。西北师大东干班的老师们等候在教室外,有的隔着门倾听、有的在楼道里来回踱步。
显然,这是一场特殊的招聘。这些学子,带着中亚东干族祖辈的“基因”而怀着在中国的“四年一梦”。
如今,他们要毕业了,将何去何从?
“我想留在中国工作,如果可以,未来把家人也接到中国”。马学真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坦言,十分期待招聘企业“外贸销售”这一职务,针对每年派驻乌克兰和俄罗斯两个月这一需求,他自称完全胜任。
马学真是当日来面试的“大四东干班毕业生”中唯一着正装的人,获得优先与面试官单独谈话的权利。“我20岁,有一个姐姐,她已经结婚住在俄罗斯,还有两个妹妹正在上学。我汉语水平考试成绩很好,俄语是母语,你们的工作很适合我。”他充满渴望而又小心翼翼。
来面试的大多数是男生,角落里坐着唯一的红衣女孩艾米丽。“想去阿拉木图”,她对记者说,哥哥和男朋友都在阿拉木图,那里离家乡哈萨克斯坦只有300多公里。“阿拉木图有很多中国企业,我去中企当翻译”。
看似坚定的艾米丽却又告诉记者,很想留在中国,无奈是家中唯一的女儿,必须回到离父母近的地方。她说,四年就像一场梦,从最初一句汉语听不懂到现在适应了兰州、了解了中国。“还有几个月便离开,再也回不来,心里很难过。”
吉尔吉斯斯坦男生优素福抱着厚厚一沓荣誉证书走近面试官。“我要去广州读研究生,学工商管理,因为我从小喜欢做生意。我想问的是,研究生毕业后能到你们公司应聘吗?”
优素福认为,四年的汉语学习让他在中国“会说话”,但他必须学会在中国生存的专业。“去广州、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能让我更好地了解中国”。他说。
西北师大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武和平说,“一带一路”建设使中国很多企业开拓中西亚市场,从去年实习期来看,这批东干生在中资外贸企业很“抢手”。
武和平说,该校今后将密集组织东干生对接西北大型跨国企业,为这些孩子提供高精尖平台。“四年来,他们的心里早已播下友谊的种子”,希望他们成为中国和中西亚国家交流的“文化使者”,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特殊人才”。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年3月19日 字数:1077字
- 【甘肃日报】拆除围墙 打通“心墙” ——西北师大以真心实招破题“危房整治难”
- 【中国新闻网】西北师大“火炬”培育:锻造“能文能武”干将
- 【观澜新闻】中国化学会2024年第四届高分子前沿论坛在西北师大召开
- 【新华社】中法携手深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合作
- 【Xinhua News】China, France deepen cooperation on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 【中国高等教育】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占仁: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意涵与实践路径
- 【观澜新闻】历史最好!西北师大学子在“华夏杯”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 【新甘肃】西北师大和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携手深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合作
- 【中国教育新闻网】西北师范大学和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签署合作协议
- 【科学网】西北师范大学和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开展科技合作
- 【甘肃日报】拆除围墙 打通“心墙” ——西北师大以真心实招破题“危房整治难”
- 【中国新闻网】西北师大“火炬”培育:锻造“能文能武”干将
- 【观澜新闻】中国化学会2024年第四届高分子前沿论坛在西北师大召开
- 【新华社】中法携手深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合作
- 【Xinhua News】China, France deepen cooperation on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 【中国高等教育】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占仁: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意涵与实践路径
- 【观澜新闻】历史最好!西北师大学子在“华夏杯”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 【新甘肃】西北师大和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携手深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合作
- 【中国教育新闻网】西北师范大学和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签署合作协议
- 【科学网】西北师范大学和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开展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