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 碑——记西北师大水塔

       说起“地标性”建筑,其实八十年代以前的师大,水塔才是最具代表性的。
       那是1957年的夏天,我们家搬到师大水塔区居住。儿时常去水塔玩耍的情景,像图片一样一幅幅展现在眼前。捉迷藏、打土旮沓仗、挖陷阱、烤土豆……都是男孩子的最爱。
       五十年代的安宁,还属远郊的农业社,是当时兰州市的主要蔬菜种植基地,安宁西路的南北两侧多是种植茄子、辣椒、番瓜的菜地和枣树林。

 

 

       当时,安宁地区有两座水塔,一座是位于省党校的烟囱式水塔(锅炉房烟囱上部加载水箱),另一座就是师大东北一隅的青砖六角四层塔式水塔(水塔上是可以住人的,先前住的是管理人员,再后来是住家户)。水塔内有螺旋式混凝土楼梯,专供管理人员上下时使用。平时,进入水塔一层的大门总是紧闭,或是大锁头把门,水塔内的“秘密”总在吸引调皮男孩儿的眼球。只有在水塔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清洁水箱时,一层塔门敞开,工友师傅们进进出出。胆大的孩子瞅准空子,遛进水塔,把塔内的“奥秘”探个究竟……
  

 

       水塔历史悠久,始建于1954年,与南单楼(和平楼)、旧文科楼、旧理科楼等都是由苏联专家设计,带有显著俄式建筑的风格。
       水塔虽说只有四层,加上水塔山的高度足有六、七层楼高(十八、九米),这在当时可算得上是高层建筑了。从十里店黄河大桥上一眼望去,她那鹤立鸡群的雄姿,立马进入你的眼帘,挺拔,高耸,雄伟,壮丽……水塔已是几代“师大人”为之骄傲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沐浴在夏日的晨曦中,当一缕阳光透过袅袅迷雾,最先投射的就是水塔。金色阳光下的水塔显得更加巍峨耸立、魁梧高大,登上水塔四下观望,确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冬日的雪花,洋洋洒洒好似一张洁白的网,铺就了满“世界”。大地白了,屋顶白了,树杈也白了……在漫天银白的衬托下,水塔兰灰色的身影,显得更加庄重威严,好似一尊“神龛”矗立在眼前。

 

                                                                                                                        美术学院张玉泉教授摄


       已经走过一甲子岁月的水塔,在如今高楼林立的师大中已被淹没。她在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舞蹈学院等诸多楼宇之间的夹缝中,显得那么低矮,那么微不足道。前些年,为了保留人们心中的这一念想,师大对水塔进行了重新修葺。整修后的水塔,一改往日破败衰落的旧颜,重新披上了往日的新装。青砖又那么鲜亮了,白灰勾缝的线条又清晰可见了。如今,水塔已不再现当年超群绝伦的身影,甚至难觅她的倩影,但她依然是西北师大最当之无愧的地标建筑,因为她早已植根于每个“师大人”的心中。

 

 

        在六十多个春秋的岁月里,水塔见证了这座高等学府跌宕起伏、多舛命运的历史。尤其是从小生活在师大院儿里的孩子们,现如今也已是几近古稀之年的老者。小时候,他们天天迎着水塔去学堂,放学后,他们每每在水塔山上嬉戏、打闹,水塔是伴随着他们长大的……今天,他们无论走得多远、多久,只要回到魂牵梦绕的师大,总要去看看水塔。因为那里有着他们太多太多的童年记忆,而这记忆将伴随着他们的一生。

 

 

 

(编辑:陈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