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优势特色学科 筑牢高水平大学基础——西北师范大学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学科是大学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核心载体。学科建设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永恒主题。世界一流大学以拥有若干一流学科为标志,这是国家“双一流”政策最为重要的出发点之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作为省属高校的排头兵,西北师范大学紧抓国家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为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应时而动  谋划学科新发展


2009年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后,西北师范大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过多年建设,学校的学科实力有了明显提升。2015年,学校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2个省级重点学科;在国内第三轮学科评估中,1个学科进入前30%5个学科进入前50%;化学持续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与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相比,与国内东中部同类同层次院校相比,学校还存在学科整体竞争力较弱、高峰尚未形成,学科特色不鲜明、学科结构有待优化,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平台、科研项目、社会服务等关键指标位次低于全国同类学科整体水平,难以支撑学科长远发展。面对学校发展的瓶颈和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如何立足现有基础和实力,实现学科新一轮发展,成为学校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201510月,国家启动实施高校“双一流”建设。20167月,甘肃省政府启动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对接国家和甘肃“双一流”建设战略部署,20168月,我校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启动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力争2个左右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2-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2-3个学科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前20%或前10名;建成一批特色鲜明、服务社会成效明显的学科(群)。计划提出了以一级学科为基本建设单元,推进学科、学院、基地、项目、人才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打破学科均衡发展的传统做法,确立了“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分层建设、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和“国内一流、国内知名、特色培育、新兴交叉”的分类建设方式;重点支持优势特色学科冲击国内一流水平,同时强调重点建设学科对学科整体的提升带动作用。经过各学科申报、校外专家评审、校内答辩和校长办公会审定等环节,学校确定了7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和8个校级优势特色学科进行建设,并与以上15个学科分别签订了学科建设目标任务书。


埋头建设  跟进一系列改革


目标确定之后,最关键的就是要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近些年,学校切实把学科建设作为改革发展的龙头工程、核心任务,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创新学科管理机制。学校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的富有活力的学科管理制度,从体制上保障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2016-2017年,探索文、理、应用三个学科建设委员会运行机制,促进学科交叉协同。201812月,修订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在原发展规划处的基础上,整合成立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进一步加强学校整体规划设计,科学谋划学校学科发展,统筹推进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与此相适应,重新组建学校学科建设委员会,将学科规划和学校整体规划工作以及学科建设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为高水平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组织各学院院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省级优势特色学科负责人两期50人次在清华大学参加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培训。

优化学科结构布局。根据国家“双一流”建设理念和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学校按照“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注重交叉、强化特色、争创一流、兼顾一般”的原则,依托甘肃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和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进一步强化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学科建设,在“1+3”学科体系基础上构建新的“1+3+X”学科体系。以学科为基础不断优化院系建制,调整、新建部分学院。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面向产业优化升级和创新社会治理,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大力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以优势学科为核心的特色学科群,凸显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引领和骨干支撑作用。

完善资源管理机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统筹配置人、财、物等资源,建立跨部门资源投入联动机制,形成资源合力。根据教育部和省上相关文件要求,完善学校学科建设经费预算管理,定期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和监督,提高预算执行进度和资金使用效益。将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权和管理权逐步下放到各学院及建设项目,提高学院经费使用自主权,激发学院发展活力。以学科建设目标为导向,学校优化人员编制、科研用房、平台建设、博士招生等资源配置机制,激发学科争创一流办出特色的动力和活力。

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学校落实学科建设主体责任,实行学科目标管理,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201812月,学校对7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和8个校级优势特色学科进行了中期考核,学校将依据考核结果对每个学科给予差别化资源投入,并于2020年建设期满进行验收考核。除此之外,学校还加强学科发展数据的日常搜集、发掘和利用,通过对比研究,提升学科建设的精准性。


稳中有进  阶段性成效凸显


从中期考核评估的整体情况来看,大部分省级和校级优势特色学科较好完成了预期目标任务,带动全校学科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保证学校“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逐步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科建设取得多项进展。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4个省级优势学科和两个省级特色学科(群)主建学科排名均有所上升,其中省级一流学科教育学进入全国前20%;省级优势学科数学和中国语言文学进入全国前30%。省级一流学科化学ESI全球排名由20171月的840位上升至201811月的762位。20187月,材料科学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新增心理学、生物学、美术学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目前学校共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

教师队伍素质有新提升。省级和校级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两年来,展现出了良好的人才聚合效应。2017-2018年,在建省级和校级优势特色学科培养和引进优秀博士生56人,引进人数占全校博士引进总人数的98.2%,柔性引进梁鸿鹰、秦大河、张建一等27位知名专家为学校兼职教授。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入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1人入选甘肃省优秀科技创新人才,4人入选甘肃省陇原创新人才扶持计划。高水平人才的聚合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为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的高峰高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人才培养工作显新成效。两年来,学校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3门、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共入选甘肃省优秀博士论文11篇,甘肃省优秀硕士论文31篇。学生共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特等奖14项、一等奖16项,“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写作比赛国家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特等奖2项、一等奖11项。

科研创新成果亮点频显。两年来,学校依托省级和校级优势特色学科,累计争取科研经费10625万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项,其中面上和青年基金项目25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2项,其中2017年获批重大项目1项、2018年获批重大和重点项目各2项;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3项。省级一流学科化学学科发表SCII区、Ⅱ区论文数比2015-2016年增加57篇。2017年和2018年连续获得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各1项。

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两年来,各优势特色学科瞄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需求,加强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成立了中亚研究院,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战略与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甘肃省文化资源与华夏文明建设研究中心、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5个智库入选甘肃省高校新型智库,其中《教育致贫悖论解析及相关政策建议》被《新华文摘》201711期转摘,被国务院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改革内参》全文转发,被国家行政学院编入“全面深化改革干部学习读本”。在生态安全屏障综合实验区建设、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欠发达地区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形成有重要影响的咨询报告、建议26个,10份报告获省上主要领导批示批办,被省级政府部门采纳。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学校2018年“改革激活力、发展谋新篇”主题研讨会确定了建设“七高一体系”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学科建设的力度与学科发展的程度。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为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将以制定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动方案为契机,以新姿态新作为开创学科建设新局面,加快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奋力谱写新时代育人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70周年华诞!     

                   

          (编辑:何添添)